近日,國家級貧困縣甘肅漳縣斥巨資建起2米高、用琉璃瓦裝飾的墻,當地村民稱這些墻是“扶貧項目”,“最大作用是遮丑”。此事經媒體曝光后,引起軒然大波。4日,當地政府做出回應,稱這些墻是“交通安全防護墻”,目的在于徹底排除沿線交通安全隱患,整治村容村貌。
面對輿論質疑,漳縣及時做出回應,這種態度值得肯定。不過給出如此解釋,卻依然令人難以信服。道理很簡單,保障百姓出行安全,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嗎?何不直接采取完善公路、增設公共運輸運力等方式加以實現呢?
其實,像漳縣建“交通安全防護墻”這種老套做法,在一些地方屢見不鮮。早在2007年,同為國家級貧困縣的甘肅永靖縣就豎起數公里“遮羞墻”,美其名曰“文化墻”;2009年,河南省鄭州市古滎鎮為配合鄭州創建文明城市大檢查,也立起了2000多米的“遮羞墻”;2010年,“遮羞墻”在山西省洛南縣城關鎮省道旁再次高高立起,只為遮擋兩側的土房……
“遮羞墻”頻頻出現,其背后暴露的是部分地方政府對民生工程的片面理解,以及盲目追求政績的錯誤心態。類似這樣的“面子工程”如不加以遏制,只會讓某些官員繼續賺足面子,讓某些不務實的地方政府繼續得到扶持票子,讓中央扶貧開發、改善人居環境等好政策難以真正惠及普通百姓。
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愿景 ,這不僅關乎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民族的永續發展,更關乎每位百姓的生活福祉。真正的“美麗中國”,靠“遮羞墻”是遮不出的,應通過真抓實干“建”出來。各級政府應堅持以人為本,在發展經濟同時,大力改善民生,注重制定科學規劃,改善人居環境,從而切實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讓諸如此類的“遮羞墻”再無立足之處。(作者系新華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