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農業農村需求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農業農村快速發展,但總體上與城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農村地區地域遼闊,農村戶籍人口仍是我國人口主體,農業農村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十八大報告要求,擴內需無論是投資需求還是消費需求,都應把重點轉向農業農村。城鎮化是釋放農業農村需求的重要戰略基點,牢牢把握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農業農村內部消費潛力,保持“三農”投資合理增長,擴大農村市場規模。
在投資需求方面,加快推進中小城市、小城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特別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教育、交通、電力和農田水利等基礎建設投入,能夠創造巨大的投資空間。
在消費需求方面,要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大力開拓農村消費市場,把潛在的消費需求變為現實的消費需求,把國內豐富的工業品和商品變為滿足農村居民消費的寶貴財富。
十八大代表、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史文清表示,十八大報告為新階段城鎮化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城鎮化具有多重聯動效應,蘊藏巨大動能,是新階段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和發展的強勁引擎。
發揮重要引擎作用
十八大報告強調,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目前,我國農業現代化仍然滯后于工業化、城鎮化,突出表現是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三農”短板現象仍然明顯。農業現代化仍然是“四化”同步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充分發揮城鎮化對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大力推動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提升農業農村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
加快推進城鎮化,既能有效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為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推動農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創造有利條件;還能通過拉動農產品需求、促進農民就業、建設新農村,有效拓寬農民收入渠道;加快推進城鎮化,更可以徹底改變傳統的農村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單向流動的發展模式,帶動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等現代生產要素向農業農村領域延伸,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
十八大代表、河北省委副書記趙勇介紹,在現代農業的發展當中,河北省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園區帶動農業的科技進步,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同時把現代農業放在縣域經濟的大框架下推動,把發展現代農業特別是高端都市農業、生態農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一個支撐。現在河北農業總的發展勢頭很好,現代農業的貢獻率逐步提高,在服務京津市場、提高農民收入和增強購買力、支撐河北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實現城鄉均等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城市與農村相互分割,形成了城鄉二元結構。這不僅不利于農村發展,而且阻礙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要從根本上緩解和改變這一狀況,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協調發展的道路,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通過城鎮帶動農村,通過農村繁榮進一步促進城鎮發展,形成城鄉互動格局和良性循環。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夯實農業基礎地位,著力促進農民增收,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
十八大代表、四川廣安市委書記王建軍說,近幾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解決“三農”問題的好政策,好政策關鍵在落實好,讓農民真正受益。在實踐中,產業和新村是新農村建設兩大要素。新村是載體,產業是支撐,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新村沒有產業支撐就是“空心村”,產業沒有新村帶動就難以發展壯大。廣安大力推進產村相融發展,堅持連片推進、整體推進、全面推進,用產業基地覆蓋農民新村,將農民新村嵌入產業基地,使產業、新村與設施、服務整體相融,實現了糧食增產、產業增效、新村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