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10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35個,多于9月的31個。盡管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5%,但還是引起了房價漲勢漸起的擔憂。而十八大閉幕后,市場預期也似乎傾向于房價上漲。人民日報昨日撰文《房價走勢將趨于穩定》,特別從政策面強調房價反彈底氣不足以穩定市場預期。有專家表示,政策環境將基本保持此前態勢,房價不會出現大范圍反彈。
部分城市房價上漲主要是結構性上漲
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發布《2012年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在其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7個,比9月減少7個;持平的城市有18個;上漲的城市有35個,略多于9月的31個,但漲幅均未超過0.5%。
而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6個,持平的城市有2個,上漲的城市有12個,10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1.5%,漲幅比9月份回落的城市有1個。
在二手住宅價格方面,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與上月相比,下降的城市有18個,持平的城市有20個,上漲的城市有32個,環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0.8%;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55個,上漲的城市有15個,10月份,同比價格上漲的城市中,漲幅均未超過4.2%,漲幅比9月份回落的城市有2個。
從數據來看,10月房價環比上漲城市數量較前月的增加,引起了一些擔憂。不過合富輝煌集團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強調,盡管不少城市房價出現環比上漲,但同比普遍回落,沒有出現大范圍的房價大幅反彈現象。“部分城市房價上漲的情況,主要是結構性上漲,豪宅成交量增加拉動了均價上漲,以廣州為例,廣州10月份3萬元/平方米以上價格的住宅成交量為271套,九月份只是227套,環比上漲約20%”。
昨日,人民日報也撰文穩定市場預期。該文援引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述稱,6、7月份一些城市住房成交量有明顯回升,主要原因是大量新樓盤陸續上市,商業銀行連續下調購房貸款利率,并在基準利率水平上進一步下浮了購買首套住房的貸款利率,減輕了居民購房的實際負擔,使一段時期以來積累的住房需求集中釋放。也有部分購房者受社會輿論的影響,改變了市場預期,急于購房。但實際上進入8月份后,交易量回升勢頭已經開始放緩。而此前有所反彈的房價,也隨著成交量的下降而趨于平穩。
監管層頻繁表態傳遞清晰信號
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隨著十八大的閉幕,市場層面有觀點認為樓市調控政策可能逐漸松綁,房價上漲的預期也有所走強。
住建部上述負責人表示,8月底以來,有關部門多次表態,要按照國務院對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總體部署,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并采取了相關措施。國家發改委在9月、10月專項檢查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情況;國土資源部指出下一階段要嚴格監控各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變化,避免部分地方政府重新陷入以刺激房地產拉動經濟的模式;住建部表示繼續指導督促限購城市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措施,并根據督查結果,適時對執行調控政策不力、放松調控政策,造成房價過快上漲的地區進行問責。
他表示,有關部門將繼續做好動態監測,密切關注住房成交量、房價等關鍵指標的新變化,做好防止房價反彈的政策預案。加快研究并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措施,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
實際上,不止是相關部委,不少地方政府近期也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強化、細化調控樓市調控。如廣州即將出臺土地出讓采取“限地價、競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方式決定歸屬、上海嚴格檢查住房限購政策執行情況,北京加強限購審核、要求京籍居民購房須持二代身份證,杭州調整土地招拍掛方式,陜西出臺政策規定地產項目利潤率控制在10%以內等。
一方面需求正在萎縮,另一方面樓市政策面主基調不變,不少專家認為,盡管近期沒有出臺更嚴厲的調控政策,但頻繁的表態和出臺措施,無疑向市場傳遞出清晰的信號。而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的見底信號,更為堅持房地產調控增添了一份底氣,因為經濟下行壓力而放松房地產調控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黎文江還特別談到,根據十八大報告,政府會進一步加大民生保障,加快保障房建設;而房價的嚴厲調控已經持續兩年,市場本身也已經逐漸適應這種政策環境。因此從全國來說,房價不具備大范圍反彈的條件,還是以平穩走勢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