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天空一樣明朗的,是國人對十八大確立的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憧憬。
十八大報告深刻闡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深化改革開放的內在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30多年前,是改革開放,把國民經濟瀕于崩潰的中國推上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軌道。正是3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才有了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和底蘊。今后5到8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要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改革開放仍然是我們制勝的法寶。
進入新世紀以來,針對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黨中央及時提出了科學發展的指導思想,對發展方式進行積極主動的調整。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和蔓延至今的歐洲債務危機,使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變得日益嚴峻。面對國內資源能源環境約束、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市場萎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潛在經濟增長率下降的嚴峻現實,舊的增長方式日益難以為繼。而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尋求并開掘新的增長源泉,便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
有學者將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源泉概括為通過資源重新配置和技術進步實現的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而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生產要素向生產率更高的產業和行業流動,以獲得資源優化配置的效率,支撐經濟持續增長。二是支持更有效率的企業發展壯大,淘汰長期低效和沒有效率的企業,以提高生產率水平。一言以蔽之,在新的歷史起點,進一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重任,還有賴于改革的深化與推動。
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就意味著向改革要效率,向改革要增長。經過較長時期的運行和發展,一些曾經被證明卓有成效的部門,體制僵化,產業格局固化,不僅效率遞減,創新動力不足,而且形成了強大的慣性和路徑依賴。改革就是要破除行業進入和退出的“籬笆墻”或“玻璃墻”,破除生產要素流動的制度性障礙,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培育和保護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特別是激發民間資本的創業積極性,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充分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
改革即意味著利益關系的調整,就是要通過利益再分配,讓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這必然會動了某些既得利益群體的“奶酪”,從而招致其反對。他們會以種種理由設置壟斷壁壘,阻礙市場化的推進與深化。這就需要以“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的勇氣和魄力,攻堅克難,朝著既定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惟其如此,生產要素才能合理配置,不同市場主體才能公平競爭,創業與創新的活力才能激揚迸發“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才能真正實現,“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才能扎實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量財富才能創造出來。
30多年來,我們依靠改革理順了生產關系,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創造了一個經濟落后大國連續幾十年高速增長的奇跡。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改革依然是我們實現科學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動力之源。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說,“改革開放始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我們期待著,黨的十八大選舉產生的新一屆中央委員會,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的中央領導核心,一定能夠繼往開來,領導中國人民在現代化建設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創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