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更加注重民生,是這次十八大報告的一個突出特點。報告明確指出,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那么,在來自不同省份、不同行業的十八大代表眼中,對養老保險又有哪些討論呢?
如果要給十八大報告貼標簽,那么民生是個絕對的關鍵詞。民生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以社會保障最為重要。而在社會保障中,老有所依,從來都是群眾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機制和正常調整機制。這一提法,在未來會解決群眾們的后顧之憂。在社區工作了33年的內蒙古代表武荷香說,以前根本沒聽說過的養老保險,現在幫了老年居民的大忙。
武荷香:以前沒有掙工資的根本就沒有錢,60歲的能領680,交不到三萬,離退休工人的工資也漲了。老人們都說,過年的時候也有錢給孫子、外孫子發壓歲錢了。老人們高興的說活得真好。老有所養嘛!
27歲的山東代表王曉菲,是紡織廠的一名普通工人。談起養老,她說暫時還沒想過,但按現在的政策,等自己退休時,養老方面應該衣食無憂。
王曉菲:聽一些將要退休的老職工說,現在60歲左右的退休職工,干部能拿到兩千多,普通員工退休金也是每天在漲,普通員工退休現在也能拿一千八九。在我們德州,一千八九很可以。
除了普通居民、退休工人之外,在一些省份,農民也領上了養老金。
浙江代表鄭初一:農村養老保險,新型合作醫療保險也好都是好事情,我們村60歲以上的是百分之百參保的。這個都是農民得益的。
在一些經濟發展狀況好的農村,村民們甚至都不用自掏腰包,就能領上養老金。
安徽代表、小崗村支書丁俊:我們是通過社會保障的廣覆蓋、普惠制。作為我們村一級組織在大力發展村里的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通過集體經濟的積累,也在構建我們村里面對群眾的保障體系。不斷擴大保障面,提升保障水平。去年開始對農作物保險、合作醫療保險和16周歲以上養老保險,這三項保險都是我們集體來購買,群眾享受利益。
在昨天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特別提到了養老保險制度,他說,中國的社會保險已經實現了制度的全覆蓋。
張平: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在我們提出這一項制度開展試點的時候目標年限是到2020年,后來根據經濟的發展、各地試點進展的情況,在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時候,我們覺得要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步子邁的還應該更大一點,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制度的全覆蓋。實際現在執行的結果,到今年的10月份,我們已經實現了制度的全覆蓋。
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城鄉居民兩項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達到4.49億人,加上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計覆蓋人數超過7億人。世界上惠及人口最多,難度最大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宣告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