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以“公平可持續發展之路——面向未來的新興經濟體”為主題的第75次中國改革論壇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由于城鎮化尤其是人口城鎮化發展的空間巨大,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將處于上升通道。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加快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充分釋放國內巨大的需求潛力、尤其是消費需求潛力,將形成中國未來5~10年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和主要動力。
按戶籍推算 中國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5%
遲福林表示,近10年,中國比較好地利用了外部機遇發展經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的10年,由于有著以城鎮化為依托的巨大內需潛力,有著轉型與改革的巨大空間。
從國際經驗看,當城鎮化率處于30%~70%的時期,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人口城鎮化的發展空間巨大。中國51.3%的城鎮化率,是按城鎮常住人口統計的,其中還包括了1.6億的農民工群體。如果按戶籍來算,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5%左右,遠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即使年均增長1.2個百分點,10年后中國人口城鎮化率仍只有47%,仍達不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從現實情況看,只要以農民工市民化為重點的相關改革到位,2020年達到50%以上的人口城鎮化水平是有可能的。
未來10年,中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將再有2億農民進入城鎮,加上現有的1.6億農民工,新增城鎮人口將達4億左右。按較低口徑,農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算,也能夠增加40萬億元的投資需求。從消費需求看,2011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比約為3.3:1,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合理轉入城鎮就業和生活,其收入與消費必然會明顯增加。
以城鎮化為主要載體擴大內需,充分釋放城鎮化的需求潛力,是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和戰略重點。
未來10年中國人口城鎮化率有望達50%以上
當前,各方對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增長前景有不同的研判。遲福林認為,今年的增速下行既是短期經濟波動的表現,更是中長期經濟增長趨勢的反映。未來10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仍然看好。加快推進人口城鎮化,促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未來10年雖然經濟增速比照過去10年的高增長將下一個臺階,但對轉變發展方式總體上比較有利,可以使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上一個臺階。
遲福林表示,中國的消費結構已經從生存型需求向發展型需求、從物質性消費為主向服務性消費為主的轉變,未來5~10年消費升級潛力與提升空間巨大。此外,隨著人口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收入分配改革的破題,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在2008年23%左右的基礎上,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到2020年有可能達到40%以上。屆時,中國將形成6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有望成為拉動全球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
在遲福林看來,消費需求釋放處于歷史拐點。國際經驗表明,消費對GDP拉動的主導地位往往在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000~5000美元之后得到確立并逐步加強。2011年,中國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10年來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投資的貢獻率(50.5%)。消費正在取代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未來5年,通過體制政策創新,尤其是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的初步解決,人口城鎮化率有可能達到42.5%左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規模將有望從2011年的16萬億提升到2016年的30萬億左右,居民消費率有望回升到40%左右,最終消費率達到55%左右。這樣,將初步實現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
未來10年,通過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人口城鎮化率有望達到50%以上,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將有望達到45~50萬億左右,居民消費率將達到50%左右,最終消費率達到60%左右。這樣,將基本形成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格局。
費需求釋放有望支撐中國經濟7~8%的中速增長。有效需求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增長的潛力與增長的前景。分析中國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趨勢,需要建立在對消費需求增長規模的客觀判斷和相關政策上。如果未來10年,人口城鎮化蘊含的45~50萬億的消費潛力得到比較充分釋放的話,能夠支撐7~8%的經濟增長,由此使中國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