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報告》主編、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的說法,中國15個最大城市每天因交通擁堵共浪費20億元人民幣,一年下來就是7000多億人民幣。上周五,《北京青年報》據此刊發一篇來論,文章說:“幸福可能就是從家到單位的距離。我們不能放任幸福被‘吞食’,不能坐視民生幸福在上班的路上白白蒸發。”
我首先表示一下敬意。中科院的科學家們居然能夠把北京人上班路上的時間精確統計出來,特別是精確統計出廣州、上海的1分鐘之差。你能猜想出來他們是怎么統計的嗎?花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如此精確地統計出來?
說到中國15個最大城市一年因交通擁堵浪費7000多億人民幣,更是一個嚇死人的數據。我很想知道這7000多億人民幣究竟是屬于浪費,還是其中包括城市工作必要的成本支出。
照我看來,如果北京、廣州、上海上班路上只花52、48、47分鐘,還真算不上是有多大的浪費。一千多萬、兩千多萬人口的超大城市,全世界也不過十來個吧,上班路上花了不到一個小時,簡直可以說是相當不錯了。
老北京人都知道一句俗話:丑妻近地家中寶。丑妻不必說了,放在家里踏實,出門工作也放心。近地指的就是上班近。從家到單位的距離近是“家中寶”,自然是一種幸福。但是,這種幸福也只是相對而言。你說農民上自家地里干活,一般地說,要比出外打工離家近吧?中國有2億農民工背井離鄉、拋妻別子,要到城市里謀生,為什么?當然,還有很多中國人到國外經商或打工,離家的距離就更遠了。你說他們都不幸福嗎?不幸福為什么不回家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若說路上“浪費”的時間,離鄉打工、出國經商的人們在路上花的時間或許更多一些。這個路上的時間可以計算成“浪費”多少人民幣嗎?我看無論是農民工還是商人,他們考慮的是包括時間成本在內的總支出與總收益,當總收益大于總支出時,哪怕再遠的路程也不嫌“浪費”時間。
全世界沒有一個政府可以做到讓人們都在家門口上班,政府惟一能夠做到的只是盡量多修路,盡可能減少人為的交通擁堵。有條件的地方,工作單位和居家在一起,一些工礦、機關就是如此。有了互聯網,人們可以實現移動辦公,一些人們甚至可以在家里辦公。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仍然有眾多的人們要到路途較遠的單位去,有些屬于職業、崗位的需要。北京很多機關、商業中心、醫院、學校等設在城市中心,而有限的土地也不可能提供所有在城市中心就業的人們就近解決住房,人就只能選擇或者改變工作單位,或者到遠處居住。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曾經幻想,以現在高鐵的速度,從北京南站30分鐘可以到天津,倘若政府掏錢修東西南北幾條城市快軌,人們住平谷、房山、昌平、門頭溝也可以30分鐘到家了。那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事情,現在還只能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