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發展的新探索
省社科聯主席范建華認為,新華村是云南農村改革發展成就的一個典型縮影,它創造了一種不離鄉土的城鎮化發展模式。他直言:“簡單化、概念化地把村莊變樓盤、農民變市民甚至變貧民,是近年來不少地方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常見現象。由于缺少產業支撐和再就業培訓而形成就業難,加之城市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導致在加速城市化的同時也加速了城市貧民化,生活保障難。”
新華村依托特殊的生態環境和民族民間特色文化,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民間手工藝業及銷售集散地,由此帶動了旅游業的勃興,而旅游業的提升又拉動吃、購、住、游、娛及金融、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這從根本上改變了千百年來傳統的農業產業結構,實現了發展方式的質的轉變,形成了全新的產業支撐體系。在觀念方面,農業社會的傳統思想正在發生根本改變,村民的理念、理想、愿望與城里人并無二致;互聯網、手機、銀行卡、網絡商業交易……民族風格的民居中,生活方式已跟城里人沒有什么區別。新華村堅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興城”,成為一個個性化的城市和品牌,走出了一條不離鄉土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新華村發展最基本的經驗,范建華總結為,依托本土獨特的自然資源和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形成特色產業支撐體系,不斷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實現產業和生產要素新的聚集,以產業發展繁榮城鎮經濟,從而使生產方式向新型工業化、發展方式向協調可持續、生活方式和人的觀念向現代城市化邁進。他認為,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其核心在于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而是著眼農民,涵蓋農村,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其本質是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城鎮化建設。新型城鎮化要求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推動城市現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態化、農村城鎮化,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走科學發展、集約高效、功能完善、環境友好、社會和諧、個性鮮明、城鄉一體、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建設路子。
兼顧“硬指標”與“軟實力”
“新華村獨具特色的城鎮化之路與空心城鎮化形成了鮮明對比。”對新華村旅游小鎮作過專題研究的省社科院副研究員張睿蓮說,必須看到我省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方式粗放的問題,城鎮化過程中過度依賴低成本的資源進行數量擴張。2001年至2011年,全省城鎮建成區面積增長90.09%、城鎮人口增長30.78%,土地的城鎮化大大快于人口的城鎮化,一定程度上出現了缺乏產業和人口支撐的“空心城鎮化”,使人口、土地、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這警示我們:對城鎮化的定義不能單一把非農業人口比重、城鎮建成區面積增長等“硬指標”作為憑據,而應該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狀況、“農民”向“市民”轉變過程中的權益保障和素質提升等“軟實力”因素,探索一條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獨具特色、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之路。
張睿蓮在調查報告中將新華村的發展成績概括為3個方面:一是注重硬件建設,充分利用各種渠道積極爭取并整合資金投入到水、電、通信、交通、接待等市政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中,不斷提高村內道路、建筑改造、市場拓展等硬件設施建設水平;二是依托自身優勢,加強組織化,提高融入市場經濟的談判能力,新華民族手工藝品協會組織廣大手工業者在有序的管理中更好地實現傳承千年銀器手工藝文化、提高產品科技含量、積極研發新產品、著力打造品牌等觀念、意識、價值觀方面的升級換代,提高了市場經濟中的整體議價能力;三是注重素質提升,主動尋找途徑,培養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開放、創新、合作、環保等意識,部分大學畢業的新華村民依托新型電商模式所開網店年銷售額超200萬元。
“新華村啟示我們,實現城鎮化有多種路徑。”在借鑒新華村因地制宜、兼顧“硬指標”與“軟實力”的城鎮化之路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她提出有效推進有云南特色城鎮化的幾點建議: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關注人口素質的提升,制定鼓勵非農產業發展政策,探索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創新土地使用制度,切實保護好農民的利益。“城鎮化究其根本,要解決村民向市民的轉化問題,即一方面要以人為本、真正提升村民素質;另一方面要認真落實好轉化后的教育、醫療、社保、養老保險、住房保障、計劃生育等權益,讓轉戶居民名副其實成為市民,真正享受與市民同等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權益,最終解決軟實力的問題。”
開拓創新引導培育市場
從最初的生活用品、飾品,到越來越受沿海、港澳臺同胞和歐美游客歡迎的各種手工藝品,今天的“中國銀都”的工匠們,早已面向更大的市場,與時俱進堅持創新,根據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在種類、工藝、題材等各方面超越和突破,出新出彩地推出一系列深受海內外消費者喜愛的各類商品。自參加工作就扎根鶴慶的縣委書記段智深介紹,特別是在最近10多年的發展中,各級黨委、政府下大力氣改善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引導市場、培育市場、開拓市場。他認為,堅持創新突破,全面融入市場,是新華村得以快速發展的兩大驅動輪。
曾任新華村旅游開發建設領導小組第一任組長的鶴慶縣政協主席李玉梅說:新華村在整個開發中十分注重民族權益和民族元素,一群群身著民族服裝的少女的身影活躍在村里,如同一朵朵綻放的百合讓人賞心悅目。過去的匠人都是“獨行俠”,像一顆顆散亂的石子,有了市場和利益,他們自然而然就凝聚起來,朝著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方向發展。2003年交由公司開發初期,一些群眾由于不理解而到政府上訪,一些村民建蓋民房片面追求城市鋼混洋樓的“氣派”,經過耐心說服教育,矛盾逐漸化解,認識不斷提高,特別是感受到開發建設、融入市場帶來的實惠和利益,他們從原來的抵觸到支持參與。這充分說明,矛盾和問題最根本的是要通過發展來解決,要通過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來更新觀念、提升人的素質。
努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新華村人在麗江、大理、昆明等地購買房屋和商鋪的有60多戶,但很少有人把戶口從新華村轉出去,全村轉為城鎮戶口的僅100多人,而且多為在外發展的工匠。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故土難離”的情愫。
在新華村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大理銀都水鄉旅游投資有限公司迫切希望拓展發展空間,把事業做得更大;當地群眾在征收土地上寸步不讓,“雖然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不用依附土地,但以后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清呢?”長期研究農村社會轉型的云南財經大學社會學博士張明說,一方面是旅游業的發展,極大提高了農民從土地上獲得的間接收益;另一方面是農村社會保障不完善的制約。這就是率先發展起來的農村遭遇城鄉二元結構的典型,“兜里有錢了,但心里沒底。”鶴慶縣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段斌海認為,由于新華村有較強的產業支撐,整個村子如果實行統轉為城市戶口,對破除城鄉二元結構,讓群眾受益于現代文明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張明認為,長期以來中國城鄉二元結構之所以難以破解,關鍵還是在于城鄉的要素交換關系不夠平等。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要素流通的規模迅速擴大,城鄉之間要素交換不平等、流向不平衡的問題有所加劇,人口城鎮化明顯滯后于土地城鎮化。所以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最核心的是要著力完善城鄉平等的要素交換關系,要通過新的制度設計,恢復農村生產要素和資源參與市場平等交換的權利,推進土地制度、戶籍制度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務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推進征地制度的改革。要以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公共文化、社會保障以及保障住房、就業服務等為重點,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的統一和服務水平的基本均衡。要深化財稅、金融、投資、社會管理、行政體制等改革,不斷探索適應并促進中國特色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