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遼西北阜新市下面的北甸子村,正是“煤城”阜新市的一個縮影。
“過去的50多年中,阜新累計為全國生產煤炭近7億噸,發電1700億千瓦時,但這座因煤而立、因煤而興的煤電之城,也因煤礦資源日益枯竭而陷入困境。”10月25日,阜新市副市長馬如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困極思變,2001年,阜新被國務院確定為我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試點市。
衰中求生
歷史資料顯示,“九五”期間,阜新全市GDP年均增幅僅為2.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經濟結構單一,全市工業產值中煤電工業占了76%。
到2000年底,阜新主力礦井中有23對相繼關閉停產,全市1/3以上地方工業企業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規模以上工業負債總額91.9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4.6%。
與此同時,10余萬人生活在100多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區,城市基礎設施陳舊不堪。每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城市特困群眾占城市總人口的25.3%,農村特困人口占農村總人口的55%;全市下崗失業人員15.6萬人,占全市職工總數的36.7%,城鎮登記失業率7%以上,居遼寧省之首。
曾經的“煤電之城”陷入了“礦竭城衰”的窘境。
2001年5月,阜新市作出了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實施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決策。同年12月28日,國務院下發了《聽取遼寧省阜新市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等有關情況的會議紀要》(下稱《紀要》)。
《紀要》指出:“要通過遼寧阜新經濟(310358,基金吧)轉型試點工作,分析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存在的共性問題,研究制定經濟轉型的根本措施和相關政策,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的路子。”
轉型之際,阜新確立了“穩煤強電”的戰略,目標是建設全國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目前,美國LKG生物能源公司、深圳博林化工公司開始在阜新謀劃開發10萬噸甜高粱秸稈燃料乙醇項目;阜新礦區有著豐富的煤層氣資源,總投資320億元的大唐國際阜新煤制天然氣項目、香港華鼎LNG項目已落戶。
截至今年7月份,阜新市風電并網已達到162.5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及發電量居遼寧省各市首位。按照阜新市提出的風電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市風電裝機容量將達360萬千瓦。
到目前,阜新市產業結構已由單一的煤電工業轉變成多個產業集群集聚的格局。特別是液壓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已實現國內液壓行業三分天下有其一,正向千億元產值產業集群邁進。
據阜新市市長齊繼慧介紹,10年間,阜新地區生產總值由70億元上升到470億元,增長5.7倍,年均增速高于全國6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4.5億元增加到5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513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
省長“操刀”生態產業化
據本報記者了解,與其他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不同,阜新選擇了“由黑變綠”這條路。
“我們提出的口號是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阜新市林業局局長白歐對本報記者說,“阜新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實施經濟轉型要破解的關鍵性難題之一。”
阜新城的北部是漫長的黃沙滾滾的科爾沁沙地邊界線,西南是北京,東南是遼寧中部城市群。解決阜新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僅有改善自身生態環境的地區意義,還有阻擋北沙南侵、保護區域安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