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應對“國際”研討會,研究人員幾乎沒有時間做學問。熱鬧的“與國際接軌”背后,實則是國內學界不自信的文化心態 “學術飯局怎能多到吃不過來?”
“國內知名大學每天舉行的國際學術交流會議有多少?放眼看去,多得數不勝數,一個個迎來送往的學術飯局,多到根本吃不過來,哪兒還有時間做學問?!這些看似繁榮熱鬧的場面,究竟為中國學界學術水準的提升起到了多大作用?毋庸諱言,微乎其微!”在昨天舉行的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成立大會上,中山大學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甘陽教授應邀作了主題發言,并在大會后接受了本報采訪。
甘陽教授認為,眼下國內的大學與研究機構應該從浮于表面的所謂與國際接軌、與國際交流的急切狀態中冷靜下來,本土學人必須建立起自信,把時間花在深入中國自己的歷史文明脈絡,獨立地發現問題、研究問題。
大學者陳寅恪在1931年清華大學創辦20周年之際,寫下了《吾國學術之現狀與清華之職責》。文章開宗明義地提出:“吾國大學之職責,在求本國學術之獨立,此今日之公論也。”在甘陽教授看來,雖時隔80多年,“求本國學術之獨立”恰恰仍是當下國內大學與科研機構人文學科學術研究的第一要義。
“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在信息傳播與獲取方面,國內學界早已自然而然地躋身全球學術的地球村,擔心自己封閉落后完全是多余的。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構建自己的話語體系,獨立地探索研究自己的問題。”甘陽教授告訴,與改革開放初期國內學術界亟需了解國際同行動態相比,現在中國學界缺乏的不再是外部信息,而是如何在眾多信息中鑒別取舍,繼而冷靜理性地沉淀思考的問題;然而,國內的大學與研究機構卻似乎陷入了怪圈,越來越熱衷于舉辦召開各類國際學術研討會,頻繁地邀請海外同行演講交流。
“學術飯局多到了吃不過來的境地,這是不正常的現象!”甘陽教授說,1999年他從海外回到香港大學任教時,就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冠以“國際”的研討會開得漫天飛,連帶的是接待陪同、飯局應酬。研究人員疲于應付各種迎來送往,還剩下多少時間、精力安心做學問?“如今,我們的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同樣如此,看似活躍的學術交流,始終浮躁地停留于從信息到信息的低層次與國際接軌,少有在紛紜繁復的信息中獨立求索的時間與能力。”
熱鬧的“與國際接軌”背后,實則是國內學界不自信的文化心態。甘陽教授打比方道,“一如現在國內高校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總愛標榜聘請了多少個哈佛、耶魯的教授和博士,以為如此就能離世界一流大學更近一步;殊不知,這只能說明哈佛、耶魯是世界一流大學,而你仍舊處在三流位置?!?/span>
“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不是開得更多一些,而是應該少一些、精一些!”甘陽對說。
本報駐京 王樂 (本報北京10月21日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