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片荒涼、廢棄的鹽堿地,將變身為一座生態、環保、節能的宜居城市。因應中國不斷暴增的城市人口,新加坡與中國攜手,展開一場都市生活的綠色革命。
當三十八歲的新加坡貿工部副常務秘書吳財文第一次來到中新天津生態城時,這里是杳無人煙的鹽堿濕地。去年,當他接下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公司總裁的重任時,他預定要辦公的服務中心,還是一片污水。(吳財文將在2010年1月登場的“天下經濟論壇”www.cw.com.tw/cwef中,分享2010年綠色競爭力)
短短十個月,訪客的眼前換了景色。
在千年歷史的天津長蘆鹽產地、百余年前因鴉片戰爭而被迫開埠通商的港口附近,雪白的蘆葦映襯如銀緞閃亮的薊運河,時有野鳥飛掠,新加坡吉寶集團蓋好的乳黃色小洋房靜靜矗立。而吳財文辦公的服務中心大廳里,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與中國主席胡錦濤、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中國總理溫家寶,兩張握手微笑的照片,引人注目。溫家寶視察過的城市模型前,隨時都鋪著紅地毯,歡迎各級官員。
天津生態城是中國邁向綠色生活的一大步。未來二十年,中國城市人口將再增加三億五千萬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中國城市人口的高速發展,中星兩國攜手實踐一個生態、環保、節能的宜居城市。
中星兩國的綠色合作
這個約臺北市九分之一大的生態城,面積僅三十平方公里,在環渤海灣兩千兩百公里的海岸線上,就像一個小圓點。“但我們將會是一個綠色的亮點,”中新天津生態城投資開發公司總裁吳財文說。
去年剛在新加坡舉辦F1賽車、三年前籌劃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在新加坡大會的吳財文,他的樂觀不是沒有原因。
原本三分之一是廢棄的鹽田,三分之一是鹽堿荒地,三分之一是有污染的水面,無法農耕,無法居住的荒原,未來十五年內,將成為綠色建筑比例達百分百、自然濕地凈損失為零、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達二○%以上、廉租房占住宅總量二○%以上、綠色運輸比例達九○%、三十五萬人口的宜居城。
“我們很實際,我們不是要展示一座最先進的技術、標榜零碳零排放零廢棄物的生態城,然后你二十年后花一大筆錢才能住進來,”吳財文快速蹦出的字句中有著新加坡官員慣有的務實。“我要讓一般所得的中國人民,未來三到五年就能住進生態城,”他說。
凜冽的西北風刮人臉面,一片褐土上,蒸氣錘高高吊起一根根粗如大湯鍋的白色樁,“砰、砰、砰”往下貫穿地層,直沒入頂。穿著大衣、呼著熱氣的工人正在為生態城第一批公屋(國宅)打樁。這里將是中國首座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公屋。而且,價格將很親民。“我們將開出約市場一半的售價,而且我們的公寓還要更綠,”吳財文驕傲地說。
亞洲的綠色模范
這是一個有愿景、有策略、有標準的城市建設計劃。
兩年前,當新加坡資政吳作棟向溫家寶提出“在中國建造一座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并成為其它城市的模范”的愿景后,同年,中星兩國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天津成為繼蘇州后兩國戰略合作發展項目,去年開始動工。至今,吳財文已吸引日本三井、臺灣遠雄、馬來西亞雙威城、中國世茂、萬科、萬通等地產開發商,和飛利浦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