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鷹
孔子講“五十而知天命”,朱熹注說:“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賦于物者,乃事物所以當然之故也。知此則知極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朱熹是從天道說天命,而自人道而言,“知天命”是半世人生奔求之后,知自我人生之大限,知可為不可為,當為不當為,因此之知,則不僅產生自我意志行為的深刻變化,而且也形成自我與世界關系的大轉換。
孔子51歲官封魯國中都宰,因為治理有方、成效顯著,“四方皆則之”,一年后,先后升為司空和大司寇,至于由大司寇攝相事,以其卓絕的文經武略帶來魯國大治。孔子的人生理想不是做官,而是興仁政。當時執政魯國的大夫季恒子與孔子政見不合,當兩人沖突達到極點時,他一方面誘使國君魯定公接受齊國以瓦解孔子治國理念為目的而贈送的女樂,君臣沉迷其中,“三日不聽朝”,另一方面恃權貶抑孔子——郊祭之日,按例應分給大夫的祭肉也不分給孔子。“克己復禮為仁”,季恒子挾魯君所為,是完全背離孔子的仁政理想的。認清形勢的孔子,于55歲之年棄官離魯,為其仁政理想奔走列國,顛沛造次而不悔,返魯時的孔子已是70老人了。一部《論語》,絕大部分是對孔子師徒流亡列國的言行的薈萃紀錄。設想,如果孔子只知進取,不知退讓,只知死守,不知轉求,孔子之為圣人的使命,勢必斷送于他與季氏的權勢傾軋中。
明代王陽明50歲因平叛勤王之功被授兩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他知功高招忌、位重生讒,遂上疏請辭,于51歲獲準離職還鄉,在浙江興教傳學。52歲時,他對弟子說:“吾自南京已前,尚有鄉愿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實真非處,更無掩藏衛護,才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陽明34歲因彈劾太監劉瑾被貶貴州龍場,3年后覺悟“知行合一”之道,至50歲倡導“致良知”之說,在16年間完成自己的心學創發過程。辭官歸鄉之前的王陽明,雖然自有心性覺悟,但仍然受約于官場禮法而不能自在隨心——“尚有鄉愿意思”;所謂“致良知”,就是體認、覺悟自我心性的善德和智慧;“只依良知行”,就是依自我本心的覺識而行。王陽明毅然在兵部尚書位上辭歸,因為他徹底覺悟到非脫離官場,不能依自我良知而行。王陽明哲學的大成,是在他辭官居越以后的晚年歲月,在此期間王陽明的精神境界才臻于“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湊泊,如赤日當空而萬象畢照”(王畿語)的化境。若不依天命之知,棄官興教,王陽明的晚年化境,恐怕也要斷送于他的朝臣生涯。
王陽明之后,明代仕人中,著名的有李贄和湯顯祖先后于五十之際在縣令位置上辭官歸隱。李湯二人均是明代文壇豪杰,但半百舉業官場之累,兩人在五十之前,并無過人建樹。李贄因為家道中落,在25歲時中舉人之后,未再求進士及第,因此仕途有限,在京城內外浮沉25年,才獲得云南姚安知府官位,此時已年近五十。姚安知府一屆任滿后,53歲的李贄不再尋求連任、晉升,“決定退休”。這在帝制時代本是仕人官運亨通、宏圖待展的年歲。然而,正是自動告退后的李贄,在其后至到72歲生命告終時的22年時間,真正實現了他孤行特立的狂者人生——以“童心說”為核心的李贄哲學因此得以創成。湯顯祖24歲中舉人,當時即獲首輔大臣張居正的青睞,張氏試圖延攬他為自己的兒子科考進士陪考張目。湯顯祖以“吾不敢從處女子失身也”之由拒絕了張氏的延攬,守義自正的他直到張氏死后次年,34歲才得中進士,其后宦海浮沉,終于在49歲時于浙江遂昌知縣任上提出辭呈,不待吏部批準,率自掛印歸鄉。歸鄉后的湯顯祖,“為情轉易”,“因情成夢,因夢成戲”,在50歲前后的短短三四年間創作了奠定他偉大戲劇家地位的《牡丹亭》等四部戲劇(“臨川四夢”)。可以想見,李湯二人如果50歲后仍然戀棧宦海,后世當難以望見這兩顆中國晚期古代文化王國中的璀璨星辰。
“五十而知天命”,是人生閱歷充沛之后,對于世界的大覺悟,對于自我人生的大解放。五十以前,人生是求索奔勞的,不僅功業未成,而且智識未醇,焦心勞體,一味企求上進。為人一逾五十,不僅身心勞頓日久,而且功名成敗,若未成結局,也是格局難改了。在此時節,如果能夠幡然自覺,知道進退取舍,實在比奮力拼博更為重要。知天命而行,不是順從委屈,自我放棄,而是人生在關鍵處的一大轉換:過去是受教化規訓,以外制內,現在是發現本心,以內導外。換言之,知天命而行,就是覺知現實根本制約之后,以無思無畏、無欲無求的自由心境去從心所欲,竟成自我最內在的理想追求。孔子如此,王陽明如此,李贄、湯顯祖都是如此。
五十知天命,就是知“五十無命”。“五十無命”,指對于自我五十以后的人生,外在現實的依靠盡凈了,外在的束縛限制也無意義了,未來的可能不是需要于外,而是發自于內。換言之,消極地說,人生五十,其命運的可能已經完全展示,到了“無命可靠”的年歲;積極地說,“無命”是對自我拘于世俗關系的生命認知的否決,并在這個否決中開發出自我心性超限制的自由。五十以前靠命,五十以后靠心。五十以前求知,五十以后求悟。
“大器晚成”,人生一世,能否真成大器,根本就在于能否有“五十無命”的覺悟和轉換。孔子、王陽明、李贄、湯顯祖諸先哲的人生啟迪皆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