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濟南10月16日訊 過去幾年,在其他城鎮熱衷于拆舊房建新城、打造城市化樣板時,位于桓臺縣西南部的新城鎮卻忙著編制規劃出臺規章,確保轄區內的文物遺存遺址保持原貌。今天上午,新城鎮黨委書記孫燕告訴記者,“我們鎮雖然叫新城,但在發展上走的卻是‘古城’的保護與開發這條路。”
新城鎮是桓臺縣古縣城所在地,有著722年的縣治所歷史,2008年10月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目前我省唯一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是新城鎮的最大特色,保護開發文物古跡、名人故居,也成為該鎮發展的“主打牌”。
“歷史雜亂、千篇一律的老鎮不是游客們想看的。”孫燕說。為此,鎮里投資300余萬元,先后聘請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同濟大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北京古建研究所等機構編制發展規劃、改造方案和保護規劃等,為古縣城保護與開發提供了剛性引領。目前,新城古縣城規劃保護區面積68.96公頃,共有20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省級文保單位5處,市級8處,縣級7處。為增加居民對本鎮文化的認同感、認知度,新城鎮還拍攝了電視劇《王漁洋查案》,邀請央視《走遍中國》欄目錄制專題節目,搜集素材編寫志史類書籍,對清代詩壇領袖王漁洋故里的人文環境、歷史風貌、地域文化進行了深度挖掘。
“每一座小城鎮必須具有自己的風格和個性,沒有文化個性的城鎮就沒有生命力。”在今天上午召開的小城鎮建設與文化特色座談會上,山東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王志東提出,無論是農業小鎮、工業小鎮,還是旅游小鎮,一定要根據地域特色、歷史傳統、文化資源、城鎮功能等要素,明確定位小城鎮的文化形象基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劉仁忠對桓臺縣新城鎮發展路子很是贊賞。他認為,小城鎮建設應在“小”字上做文章,充分分析當地自然條件和歷史遺存進行規劃,慎建大廣場、寬馬路、高樓群,以免造成千城一面。“失去歷史記憶的小城鎮是沒有文化價值的,決不能把小城鎮做成大城市的翻版。”
與大拆大建相比,對新城鎮古縣城的保護開發效果并非立竿見影。2008年以來,桓臺縣累計投資5000余萬元修復改造遺存遺跡,還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修復改造。“前幾年,幾乎一直在投入。”孫燕說,直到今年國慶長假期間,來新城鎮的游客數量有了大幅上漲,比去年翻了一番,她才覺得,“走保護開發古城區的路,算是對了。新城鎮的目標是向烏鎮學習,建設北方歷史文化名鎮保護典范。”
然而對比烏鎮,孫燕又有不少憂慮。她坦承,從2008年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至今,新城鎮未享受到市以上扶持政策。資金、土地僅向工業強鎮傾斜,新城鎮這一類的文化旅游鎮未被考慮。新城鎮各文物單位的產權分別屬于縣政府、村集體、企業或個人,而保護開發僅靠縣政府投資,進展緩慢、難以為繼。各文物保護單位周邊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路面破損嚴重,沒有排污設施,水電管線沒有下地。很多文物遺跡散落在民居之中,連不成線,構不成面,缺少“歷史文化名鎮”的整體感,形不成旅游效應。
除了新城鎮,我省還有榮成東楮島村、即墨雄崖所村、章丘朱家裕村、淄川李家疃村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命名了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8個、名村12個。我省還有數量眾多的有一定歷史價值、富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村落、街區、建筑和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楊煥彩認為,這些不同種類、不同保護級別的歷史文化資源,構成了齊魯文化傳承和創新的載體,形成了塑造城鄉特色風貌,帶動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基礎。以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開發工作為抓手,做好小城鎮文化特色建設工作,勢在必行。“目前我省這些歷史文化名村(鎮)普遍存在政策扶持少、產權受制約、資金缺口大的問題,必須探討多元化的保護開發機制,使已有的保護規劃盡快落地、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