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崛起建人民滿意的理想城市
中新知識城、海珠生態城、天河智慧城、南部濱海新城、東部山水新城……2012年,廣州眾多“新城”亮相。廣州正在探索一條符合實際的文明、宜居、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發展道路,以建成一座人民滿意的理想城市
有人說,廣州正在經歷新一輪的“十年城變”。
本世紀初,廣州提出了“東進西聯,南優北拓”的城市發展戰略,鍛造出“巨人骨架”,以迎亞運為契機,通過“小變、中變、大變”,城市品位顯著提升。如今,“新型城市化”成為廣州未來發展的關鍵詞,以探索一條符合實際的文明、宜居、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發展道路,到2020年建成一座人民滿意的理想城市。
這是廣州的“新城時代”。中新知識城、海珠生態城、天河智慧城、南部濱海新城、東部山水新城……2012年,廣州眾多“新城”亮相。半個月來,筆者走讀這些“新城”,試圖解碼廣州“未來都市”理念形成的軌跡。
向南眺望,在這座城市的心臟地帶,將崛起海珠生態城,政府用60多億元的代價將萬畝果園收歸國有并永久保留。未來,這里將建成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生態城市示范區和建設花城水城綠城的樣板區。
向海而生,以南沙新區建設為突破口,打造一個新廣州。作為珠三角地理幾何中心,作為國家級新區的南沙在蟄伏摸索20年后,將“宜居優先”和“產業優先”并重,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
以自然山水為“骨架”,天河智慧城也逐步“顯山露水”,這里將建成一片有別于廣州高樓大廈的宜居環境,在綠化率高達50%的青山綠水間,引入智慧產業,成為廣州的發展引擎、創新中心。
從某種意義上說,逐漸崛起的一個個新型城市化“試驗場”,串起了這座城市競爭力的“龍骨”。今年,廣州正強勢推進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和戰略性發展平臺建設,其發力之處,正是在這些試驗區的輻射范圍內。
這些逐漸崛起的新城,更像是一幅新型城市化的靚麗拼圖,將拼接成若干年后的新廣州。
揮別以追求GDP為導向、追求速度和規模的“傳統理念之路”,轉向追求發展質量、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
揮別以資源、環境、土地等要素驅動的“負重之路”,轉向主要依靠高新技術、高素質人力資本和知識產權等創新要素驅動的創新發展之路。
揮別區域單極發展、城鄉發展不協調的“失衡之路”,轉向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內部聚合發展的協調發展之路。
揮別注重追求經濟增長的“物本之路”,轉向發展成果全面共享的富民之路……
廣州城市發展探路所呈現出來的嶄新形態,正是廣東乃至中國邁向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希望所在。
發展破局創造時代“更好的生活”
在對傳統城市化的反思中,廣州找到了新的“城市夢想”。在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中,廣州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創新發展動力、更加注重優化發展空間、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
城市規劃學者巴特利特在其經典著作《更好的城市》中指出:“城市應是激發人們向往高貴生活的地方。”更好的城市總是為人們提供“更好的生活”。如今的廣州,通過一座座“新城”建設,正在解答城市如何給這個時代創造“更好的生活”。
進入“城市文明”主導的時代后,多座大城市先后面臨資源約束趨緊、公共服務不均、城鄉二元分割、文化特色弱化、社會服務管理滯后等“成長中的煩惱”。中國的城市應當創造怎樣一種范本,去實現億萬家庭的“城市夢”?
廣州率先把握住了這一時代命題。在對傳統城市化的反思中,找到了新的“城市夢想”。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指出,廣州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要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創新發展動力、更加注重優化發展空間、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
于是,海珠生態城丟開“重物輕人”的傳統發展導向,著力建設人民滿意的生態宜居新城。
于是,天河智慧城不再只是“經濟機器”,放下“重經濟輕環境”的急功近利,向低碳經濟、綠色發展從容進發。
于是,城市不再是“農村”的反義詞,而是農村發展的引擎,東部山水新城在增城、蘿崗的綠水青山間創造城鄉和諧發展、互為推動的“共生體”。
于是,城市不再只是“成功者的樂園”,而是“奮斗者的家園”,以普惠式民生向包容發展轉變。
于是,城市不再是中心單極化發展,而是多中心組團式結構,十年之后南沙將成為廣州第二個市中心。
于是,城市不再是“千城一面”的水泥叢林,而是充分尊重歷史文化,廣州老城區的西關東山等永續著城市精神……
——這是廣州對什么是“更好的城市”的回答,也是廣州對新型城市化的細心描繪。在剛剛結束的廣州市委十屆三次全會上,出臺了廣州市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1+15”文件,為廣州指明了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總路線圖。
在“1+15”文件中,廣州市明確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發展的總目標,就是要把廣州建設成為人民滿意的理想城市。到2015年,廣州將實現新型城市化發展大提升,科學發展實力顯著增強,民生福祉顯著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遠景目標是到2020年,新型城市化發展實現大跨越,國家中心城市功能全面增強,努力邁進世界先進城市,把廣州建設成為經濟低碳、城市智慧、社會文明、生態優美、城鄉一體、生活幸福的理想城市。
■案例
海珠濕地:
“綠心”奏響都市中的田園牧歌
親水花溪、空中果林、石榴灣濕地……日前,位于廣州市中軸線南端的海珠濕地一期正式對外開放。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廣州以60多億元的代價將這片“處女地”收歸國有并永久保留。
果園里,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競相怒放。旁邊的菜地里,頭戴草帽的農民正在平整菜地,這副田園牧歌式的畫面讓游客仿佛置身鄉野,流連忘返。“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游客李先生流暢地背出陶淵明的《歸田園居》,而在他身后,高樓大廈依稀可見。
占地1.8萬畝的萬畝果園,有廣州“南肺”之稱,事實上,在城市中心有如此大面積濕地國內罕見。不過,近年來,由于種植果樹收入微薄,一些果農干脆讓果園拋荒,一些人則偷偷在濕地內搞起了簡陋的農家樂,萬畝果園環境有惡化的趨勢。
今年初,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關心下,海珠區萬畝果園爭取到了“整體征地,只征不轉”的特殊政策,萬畝果園的10762畝土地全部轉為國有,但農用地的性質保持不變。6月初,萬畝果園一期改造施工,三個多月后,濕地一期改造完成并對外開放,萬畝果園也正式更名為“海珠濕地”。
這片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果林改為濕地后,在短短半年內迎來了歷史性的轉變。廣州市中心留住了這片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的濕地,市民多了一個領略嶺南水鄉風情的休閑旅游勝地,而最令人欣喜的,還是濕地生態環境的改善和果農們的生活。據介紹,萬畝果園征地補償款總金額將達到60億元以上,由市、區兩級財政負擔。
既保城市的“肺”,又保農民的“胃”,保住了城市自然生態的永續發展,也保住了當地群眾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果將目光放大到整個海珠區,一個代表未來城市發展趨勢的“海珠生態城”初見雛形,而海珠濕地正是這一“生態城”的“綠心”。
“中國古代的城市和鄉村從來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呈現出‘城鄉連續體’的形態。”中山大學歷史學家陳春聲教授說。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原副校長陳鴻宇教授也認為,新型城市化最重要的內涵是“城鄉一體”,未來城市的理想形態是“城中有鄉、鄉中有城”。
海珠生態城正是這一理念的實踐。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保護專家王如松給海珠生態城給予很高的期望,認為其有機會打造為聯合國未來城市示范項目,為未來的城市文明樹立一種示范。
■感同身受話變化
海珠濕地征地農民老黃:
自家果園“漂亮得不敢認了”
“以前我家果園就在這里。”廣州海珠區龍潭村村民老黃踩了踩腳下的草地,“現在變成公園了。”
萬畝果園的水果是廣州的名產。楊桃、黃皮、木瓜……直到今天,老黃對田里的果樹仍十分熟悉,“我們果園里的黃皮又大又甜,不是品種的問題,是這里的土好、水好,換一個地方肯定種不出來!”
盡管如此,單靠經營果園,果農一年的收入也不多。老黃說,現在什么都講牌子和包裝,果農不會包裝,再好的水果賣不起價。“水果一年只收一次,大概能賣個三四千元,除去農藥、肥料這些成本,只剩下兩三千元。村里年輕人沒有種水果的,都是我們這些老人家在打理果園。”
隨著城市版圖的擴展,過去的農村逐步變成了市中心。老黃說,他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自家的果園會變成城市“中軸線”。前幾年,周邊建起了許多高檔樓盤。村民常聽說哪個街道的村征地拆補,村民拿到補償發了財。“就是我們這里不動,說是‘市肺’,果樹也不讓砍。其實很多人都盼著政府來征地,因為果園已經不賺錢了。”
今年初,政府的征地公告在村里貼出來,很多村民第一時間就同意了。老黃也很快簽了協議,可還是有點擔心:“以前祖祖輩輩都靠這塊地,地沒了,心里不舒服。”街道的工作人員告訴他,除了給征地款,政府還會幫村民買社保,讓他們老有所養。
今年10月1日,海珠濕地一期示范區正式開園,海珠區政府給龍潭村村民免費派發了幾千張參觀券。老黃到濕地里走了一圈,看到他家果園的“故址”,“真是漂亮得不敢認了。”
海珠區政府表示,今后將給萬畝果園被征地農民派發VIP卡,讓他們終身免費游覽濕地。老黃說,他還是喜歡住在村里,每天走過一條馬路,就能來濕地散步。生活對于他來說,就是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