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貢獻力人物是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的公益性評選活動,每年評選一次。根據人物對我國城市化發展的智力貢獻、就業貢獻、文化發展等十幾個參數進行綜合考核、評選產生。“2009中國城市化進程十大貢獻力人物”中既有德高望重的國務院參事,如國務院原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環境中心主任王秉忱,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秘書長石定寰,建設部住房政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顧云昌;又有帶領農民致富的民營企業家,如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也有為城市建設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如厚土機構董事局主席林少洲、唯綠建筑節能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瑋;還有帶領村民致富的村支書,如揚州建華村黨委書記朱快樂,以及為古城保護奔走吶喊的民間志士華新民。
王秉忱 這位被譽為“用腳步丈量土地”的大師,在我國水文地質事業發展的各個年代中,幾乎都銘刻下了他的足跡。他曾在山東濟寧主持了我國首次地下水質模擬試驗,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地下水質模型,填補了此項研究領域的空白……耄耋之年,他仍然堅持在基層調研,寫出了一個又一個有份量的參事建議。
劉永好的創業之路與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歷程完全吻合,他的企業從一個側面刻畫出中國民營企業成長的年輪。上世紀90年代,他組建了新希望集團,并成功上市。不管生意做得如何大,劉永好始終小心翼翼地堅守自己的主業。他的目標是將新希望集團打造成世界級農牧業企業。
石定寰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科技工作的見證者、參與者,他長期從事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以及能源交通等產業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先后參加了國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科技規劃的制定和高新技術領域重大科技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顧云昌是我國房改方案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也是我國房改的見證者和推動者。進入新世紀以來,他主持完成了“跨世紀中國住宅產業政策的研究”等重要課題。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認為,城市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也必將促進中國繼續大步前行。
房 超 其著力打造的扛鼎之作—華貿中心,成為年產幾十億稅源的時尚消費、現代服務業、金融三大功能聚集區,更成為北京城市的一張名片。房超在攀登地產巔峰的同時,用行動踐行了“對城市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的企業理念。
吳德繩 在業界,吳德繩以精湛的專業造詣、布衣的樸厚被人們所熟知。他長期工作在建筑設計的第一線,在擔任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期間,吳德繩沒有放松專業技術和設計工作,依然活躍在我國建筑設計和研究的學術領域。卸任之后,他又為推動我國建筑節能和智能化建筑的健康發展忙碌奔波。
林少洲一直在傾力打造專業地產運營商的商業模式,并由住宅地產進入到產業地產、文化地產等復合地產領域。在他操盤的項目中,本土居住理念得到了最大展現,昔日的“中國地產少帥”,如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式住宅的倡導者與先行者。
劉 瑋從事地產10年,在體會到將建筑節能科技運用到地產開發中,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和社會進步的體現后,她“改行”成立了北京唯綠建筑節能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劉瑋表示,唯綠科技將用專業化的服務為中國走低碳之路貢獻自己的力量。
朱快樂 本著“村民的快樂,就是我最大快樂”的建華村黨支部書記朱快樂,從1993年擔任村官至今,視富裕百姓為己任,帶領建華村全體村民艱苦創業,讓昔日蘆葦灘上一窮二白的建華村,一躍為“小康先進村”、“揚州第一村”,讓村民真正過上了富裕而又快樂的日子。
華新民是個藍眼睛的北京人,她并且強調自己還是一個胡同人。從小在北京長大的她對中國古建筑,尤其是胡同,有著深深的眷戀。她認為這些建筑都是中國文化的載體和符號。她認定自己的使命就是堅決保護北京古建筑文化。如今,雖已過天命之年,華新民仍在為保護古建筑奔走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