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國”的隱憂
時間:2012-09-25 11:15:36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海散人
“ 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向前延伸,一座座橋梁飛架南北……這10年城市‘長大’了,城鎮增多了,大量農民變成居民。”
這是近日《人民日報》刊載的《城鎮化讓百姓生活更美好》對中國城市化突進成就極為具象的描述。文章分析產生這一令人鼓舞的原因是,過去的10年間,中國經歷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過程,城鎮化率年均增長1.35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年均增長2096萬人,2011年,全國城鎮人口達到6.91億,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關口,達到了51.27%。
在宏觀的敘事中無疑是值得興高采烈的。因為結論是:我們正在告別“鄉村中國”,邁向“城市中國”。
只是落位到具體城市生活中,人們并不能感覺到“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一幢幢高樓固然拔地而起,房價和租金也好像火箭般上升,讓普通人越來越覺得遙不可及;一條條道路向前延伸,但城市卻越來越擁堵,驅車在路上速度變得越來越慢,交通的痛苦指數越來越高;一座座橋梁飛架南北,可人們消費的商品需要為流通環節支付的成本卻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過去10年、20年、50年不遇的暴雨、旱災現在卻經常年年能遇,每輛私家車都要備上救生錘、救生圈。過去,盡可以安步當車的城市道路、橋梁似乎也越來越讓人們步步驚心了,且有可能不小心身體太胖,駕車行經新修高架橋梁、匝道會超重壓塌路面,一命嗚呼。一些承載城市文化、城市記憶的建筑不斷地消失,被一些光鮮而膚淺的水泥叢林取代……
把這些現象羅列出來,便呈現出極其黑色幽默的意味。
城市化的速度不是越快越好,過快會導致不均衡發展。這是很多專家的共識,也應是很多主導頂層設計人士的共識。但似乎潮流已成,勢不可擋,尤其在GDP崇拜意識主導下的經濟發展模式,理性地反思乃至懸崖勒馬幾無操作空間。
來自主流媒體報道指出,“中國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有1300多萬人口從農村轉入城鎮,由此帶動的投資、消費需求,至少可維持4%—5%的經濟增速。城鎮化不僅為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動力,也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行為和價值理念發生深刻變化。”這些令人眩目的數據所帶來的誘惑,對于需要政績來表現自己的地方管理者來說,肯定無法抵御。
因而城市化或者城鎮化發展速度與質量的輕重,于急功近利的管理者的取舍便如禿子頭上的虱子了,速度優先當仁不讓成為唯一的選擇,本是循序漸進的城市規劃也就成政績指揮棒下可以隨意拿捏的橡皮泥了。
于是我們城市發展中“重表不重里”、“重上半身不重下半身”、“重創新不重記憶”的失調性變成了一種俯拾皆是的現象。因為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那些真正能夠提高城市功能的基礎設施項目往往一般都在地下,投入大,運營費用高,一般人看不見,因而被忽略。那些代表城市記憶與文化的文物不僅不會帶來利益,可能還不斷需要維護,所以管理者往往很容易與開發商形成“合謀”。
最后城市的質量只好用自然災害的力量來證明我們“該做的功課都沒有做”。
誠然,這不是城市化發展的本意。只是過程中程序錯了,邏輯錯了,或者直接說,不符合科學規律超常規、“大躍進式”的城市化正在以極致的方式和姿態來展現出它美與丑的兩面性,我們需要為它丑的一面付出的代價過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