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城市化發展歷程佐證了,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非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9月14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和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最新研究成果《社會管理藍皮書——中國社會管理創新報告》,報告提出,我國人口突破13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和城市化率突破50%。
城市化率突破50%,有網友表示:這意味著“農村包圍城市”已成為過去時。
無獨有偶,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建成區面積從1990年的1.22萬平方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4.05萬平方公里,20年間增長了3.31倍。
當前城鎮化發展戰略是本世紀初中國確定的一個重要經濟轉型戰略,它與重工化、現代化一起承載了中國經濟、產業轉型和調整的重要使命。不過,快速的城市化在給政府帶來較高的土地級差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利的影響。
如進入2000年以來的十年,城市每平方公里GDP產值雖在2009年達到7.05億元,但相比上一個十年,城市每平方公里的GDP產值增速下滑;其中城市化率較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單位面積創造的GDP低于中部地區,如上海、南京、蘇州等城市單位面積創造的GDP在全國排名分別為27、72和81位。這透射出急速的城市化規模擴展呈現出邊際規模效應遞減特征,即規模魔咒現象。
2000年以來中國城市化日益暴露的低經濟效應,反映這一時期的城市化急速擴張帶有明顯的拔苗助長效應,換言之就是城市內生的經濟驅動力,并不支持城市化的快速擴張。
城市化擴展雖加速了經濟的專業化和分工社會化,使更多的地區和人口走出自給自足的狀態,但城市化本身也是一個交易和運行成本較高的經濟地理布局,若一地的城鎮化發展與當地專業化社會分工和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不匹配,缺乏專業化的社會分工和生產率的持續改善,人為制定城鎮化目標將導致城市化運營成本與當地經濟增長的比重下降。
人類城市化發展歷程佐證了,城市化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而非經濟增長的原動力。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人口城市化率之于城市面臨著新增社保支出,即土地城市化率超過人口城市化率,且各地都不愿放開城市戶籍制度,一則源自土地城市化可為各地加大投資推高GDP提供平臺,一則源自城市經濟對人口的承載力有限,放開人口意味著各地財政面臨新的支出缺口。
由此可見,有效的城市化應當與當地經濟發展和市場專業分工相匹配,以當地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內生發展水平相依托。因此,當前要盡量讓城市化依據自身軌跡演進,避免對城市化進行拔苗助長式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