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的競爭力排名自2005年以來首次下降。不過,在金磚國家中仍保持領先地位。其他四個金磚國家,除巴西(第48位)排名有所上升外,南非(第52位)、印度(第59位)和俄羅斯(第67位)均略有下降。
報告作者之一、世界經濟論壇高級經濟學家瑪格麗塔·阿努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仍然表現優秀,影響排名的各項因素變化非常小,當前很難進行解讀。她認為,中國相對其他金磚國家的領先地位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而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能會使其未來的排名有所變化。
世界經濟論壇指出,亞洲發展中國家近年來強勁的競爭力增長勢頭趨于放緩,亞洲大部分地區仍然面臨交通和能源基礎設施不足、技術采用率低等問題。
瑞士在今年這份覆蓋全球144個經濟體的報告中繼續穩居榜首,依次位居其后的是新加坡、芬蘭和瑞典。報告說,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瑞士和其他北歐國家正在鞏固其優勢地位;而西班牙(第36位)、意大利(第42位)、葡萄牙(第49位)及希臘(第96位)等南歐國家仍陷在競爭力弱勢泥潭中,存在宏觀經濟失衡、融資渠道不暢、失業問題頑固和創新不足等問題。
美國下降兩位位列第7,排在荷蘭(第5位)和德國(第6位)之后,這已是美國競爭力排名連續第四年下滑。阿努指出,這主要是因為過去幾年美國沒能很好應對宏觀經濟波動、公共債務攀升等一系列問題,公眾對政界的信任度降低。
在今年的排名中,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分列第9位和第13位。日本和韓國分列第10位和第19位。卡塔爾排名第11,為西亞北非地區排名最高的國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南非(第52位)排名最高;在拉丁美洲,智利(第33位)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敦促各國政府果斷行動,采取長期措施提高競爭力,引導世界重返可持續增長的道路。他指出,區域之間和區域內,特別是歐洲地區內競爭力差距持續拉大是當今社會動蕩的主要原因,將會危及未來的繁榮。
自1979年以來,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布一份全球競爭力報告,競爭力排名基于全球競爭力指數,由制度、基礎設施、宏觀經濟環境、商品市場效率等12個類別的指標組成。去年10月,該機構宣布調整競爭力評價方式,引入可持續發展因素,將“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指數”作為競爭力排名的重要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