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機遇 借勢跨越
可以說,融入濟南是齊河實現跨越發展最可靠的支點,就像昆山借力上海、順德借力廣州、德清借力杭州一樣,齊河借力濟南發展有許多文章要做。
魏洪祥認為,借勢濟南跨越發展,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即怎樣搶抓機遇、從哪些方面突破等問題。該縣多次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逐步達成了共識,即緊鄰大城市是發展優勢,但這種優勢不是永恒的,更不會主動發揮作用,必須主動出擊,認真研究,積極作為。
2007年,德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南融北接”的決策,與濟南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大力推進濟德一體化發展,為齊河對接濟南帶來了契機。更重要的是,濟南也作出了核心升級、產業轉移、北跨西進的決策。隨著高鐵濟南西客站、太青客運專線、建邦黃河大橋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投入運營,齊河的交通區位優勢更加凸顯。
抓住這一發展機遇,齊河對接濟南重拳出擊并取得巨大進展。濟齊互通公交已正式運營,投資1.5億元的濟聊高速公路城南出口投入使用,投資8億元的濟齊黃河大橋項目正加快推進,年內實現通訊雙號運行。成功舉辦了融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招商懇談會,簽約重點項目20個,總投資167.9億元。
產業承接 錯位競爭
大城市發展有個著名的“溢出效應”,是指因城市轉型升級的需要,一些產業會加速向周邊衛星城、郊區縣市轉移。齊河也不例外。
有一組統計數字,2011年,齊河共引進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22個,到位資金127億元,其中多為省城“戶口”。可以看出,齊河產業發展以“南融”為重點,但目光絕不僅限于此,而是放眼全國、全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著力引進大高名外企業。也就是說,對接濟南、產業承接是最大的招商名片,借此可實現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借力發展,聚集要素資源。
齊河立足打造德州“南融”橋頭堡、濟南休閑“后花園”的功能定位,投資460億元,實施了生態文化旅游大觀園、東盟現代生態旅游城、晏子湖休閑旅游度假區、銀冠集團文化古城等4個投資過百億元的重大旅游項目,搶占濟南城市群經濟圈文化旅游市場和高端房地產業。
齊河還立足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致力于發展現代物流業,放眼長遠,打造國內知名的物流中心,先后吸引了蓋世、普洛斯等7家大型企業入駐,3年后全縣物流配送額可達兩千億元。
濟齊融合 同城發展
魏洪祥認為,齊河與濟南的對接絕不僅是產業和單個項目、企業間的對接,應詳細了解濟南的戰略重點、發展方向、城市規劃、產業布局等內容,做到吃透、熟知,切實做到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接,達到濟齊融合、同城發展的目標。
基于這種認識,齊河縣把基礎設施作為對接濟南的第一切入點,對相關交通干道、供電、通訊等重大基礎設施進行統一布局,努力實現濟齊“零距離”,打通全面融入濟南的硬件制約。在人才、科研對接方面,齊河與山東大學、省農科院等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研發試驗基地;全縣200多家企業與全省大中專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
特別是,該縣進一步修訂完善融入濟南都市區戰略規劃,把黃河國際生態城作為濟南西部新區的功能分區進行規劃,堅持請名家、聘高手,面向海內外專業隊伍公開招標,先后參與規劃設計的國內外著名專家近百位,把其打造成為“濟德一體化先導區、省會城市群重要商務區、全省現代服務業聚集區”,真正實現了大規劃、大手筆、大氣魄、大力度。
□本報記者 楊德林 張志寧 本報通訊員 鄭軍 小燕 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