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水”自古以來就與城市相伴而生,“水”成為了今年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隨著城市的發展,我國城市的地貌水系受到極大的破壞。道路拓寬時,填塞河流;排放污水時,直接排入河道,致使河水發臭,最終一填了之。于是,城市水系逐漸消失,變成了一條條地下排污管道。對此,規劃專家指出,近年來部分城市水患頻繁、部分城市嚴重干旱,都與城市水系的嚴重破壞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如何規劃城市水系、重建生態系統成為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課題。
城市規劃重視水系利用
我國古代城市對擇地、選址、街道布局都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城市的水系規劃。幾百年前的城市“規劃者”就嘗試把天然的湖泊和河流系統與城市的平面設計結合起來。很多古代城池的“規劃”都十分重視與水的關系,一般都盡量使城市靠近水系,有的城市則直接將水系引入城中。據湖北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介紹,水系是一種重要的公共資源,應根據水系的規模、水質、所處區位等因素,對其加以合理疏導、利用,使水系在城市規劃中發揮積極作用。
他認為,在城市規劃中,對現狀水系的取舍、改造應該貫穿規劃設計的各個階段,并與用地規劃相結合,統籌安排。他建議,在規劃過程中,應收集規劃范圍內相關的水系源頭、出口等水文資料,調查流域范圍內各區段水系功能,評價規劃范圍內水系變化對上下游可能造成的影響,以此決定對水系的取舍,并針對保留水系控制重點提出整治要求。水系的存在將對規劃用地的選擇、用地布局、路網結構等產生較大影響,甚至影響城市的結構形態。規劃應兼顧節約土地資源、順應地形的原則,通過對擬保留水系的整治、改造,與水系兩側土地使用相協調。
水系利用強化城市防洪能力
城市水系具有泄洪、蓄水及排漬功能。水系可以吸納匯水面積范圍內的降雨,降低規劃區排水峰值流量,降低外排泵站規模,減輕外圍江河防洪壓力;可通過對水系的調控管理措施,控制水位,保證規劃區內雨水管渠系統順暢外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規劃區的排漬標準;在山區、丘陵地區,部分水系往往是歷史自然形成的山洪排放泄洪通道。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地區呈現出降雨季節性分布不均、極端暴雨峰值量較大等特點。城市規劃中防洪和排漬能力的壓力很大。如果能夠利用水庫、湖、塘、溝渠調蓄洪水,采取排、泄、蓄相結合的方式,將能夠較好地起到削峰作用。
水庫根據庫容及所處流域位置,重點控制流域洪峰流量;湖、塘、溝渠可以根據容量及與城市規劃區的位置關系,調蓄瞬時暴雨流量,提高排漬標準,保證城市排漬安全。如果將城市水系與城市雨水管渠相銜接,通過改造使其作為城市雨水排放的重要通道與規劃區外圍水體連通,一方面可與現狀雨水排放系統較好銜接,保證排水通暢;另一方面可作為雨水排放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截流式排水系統截污通道,降低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我國南方某城市的水文資料為基礎簡化計算,如果規劃用地1平方公里,雨水設計流量按10年一遇標準計算,水系可調蓄深度按1.5米考慮,水域面積占規劃用地3.2%時,可調蓄百年一遇一小時降雨;水域面積占規劃用地面積4.2%時,可調蓄20年一遇一日降雨。可見,當水域面積占規劃用地2%~4%、調蓄水深在1米~1.5米時,水系對降雨有明顯調蓄作用,即使不能完全調蓄,也可以大大降低排漬泵站規模,減少其運行時間、降低能耗。
水系規劃營造城市生態環境
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規劃師指出,水系可以涵養水分、調節地域小氣候。地表水通過自身水汽轉換和熱量轉換,可以保證水系周邊一定范圍的空氣濕度,凈化空氣,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生產、生活所產生的熱島效應,調節局部氣候。同時,通過地表、地下水資源的轉換,水系可以影響地下水位,作為水資源儲備,在枯水季節為城鎮用水提供保障。水系是城市地域空間上的生態橋,也是生物之間的物流、能流的傳輸通道,可作為城市大生態系統的重要廊道,構建城市復合生態體系。
水系還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景觀資源,以水系為核心、紐帶的自然景觀,能夠較好地與城市綠地系統相結合,自由地向城市內部滲透,構成城市動態、有機、完整的景觀系統。在城市規劃中,利用水的延伸性、流動性,結合水域岸線綠地系統的布置,可形成多層次、立體的景觀系統。水系在城市規劃區的走向,決定了水景觀系統在規劃區內的滲透力及環境的均好性;水系岸線場所的地形、地貌決定了水系以外景觀系統構成的可能以及具體形態。一般來說,貫穿于整個規劃區的水系易形成規劃區的綠軸向周邊滲透,位于規劃區內部的內湖易形成規劃區的綠心。因此,應充分考慮水系在規劃中可能發揮的景觀優勢,根據現狀水系的走向、沿線用地,因地制宜、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