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調研中發現,由于地方保障房資金一直處于緊缺狀態,所以在各地方上報的保障房數量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國企和企業員工福利房組成的。”
在保障房制度頂層設計一直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十二五”期間全國規劃建設的3600萬套保障房建設,至今引發巨大爭議。
8月7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下屬的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住房保障問題研究》報告提出,當前保障房建設中存在頂層設計不夠、供需矛盾突出、地方政府不夠積極、管理工作亟待規范等四大突出問題。
《報告》課題組不久前赴遼寧、四川、廣西等地進行實地調研并在香港考察公屋建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平新喬用了一年時間參與了這項調研。經過調研,他坦言目前最擔心的是,在“大躍進”建設保障房背景下,恐怕至少有一半實際是福利分房。
住建部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倪虹用了一天時間認真聽取這些專家建議后表態稱,“中國的城鎮化給我們帶來了人口紅利,但也帶來了青春期的煩惱,這就是國家的青春期。所以,我們要正確看待保障性住房的重點和難點。”
一半以上是福利房
不久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張學勤透露受惠于保障房建設的總人數:截至2011年底,約3000萬戶,將近1億人。這3000萬戶中,有2650萬戶城鎮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通過實物解決,此外還有近450萬戶通過貨幣補貼形式受益。
但是,在這3000萬戶中,保障的對象是否都是應該保障的困難人群嗎?
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馮興元在當日《保障性住房的政策選擇與機制保障房》分論壇演講時,突然提到,“我聽說清華大學還分了保障房,100多平米呢。”
他話音剛落,立刻有一位與會專家糾正稱,“確切地說,是130平方米”。馮興元無意抨擊大學,而是借此表達他對保障房建設至今未明確保障對象的擔憂。
而北大平新喬的實地調研恰恰印證了這種擔憂。平新喬在接受本報采訪時稱,“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去年建設的保障房有一半能落到實處就不錯了。由于地方保障房資金一直處于緊缺狀態,所以在各地方上報的保障房數量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由國企和企業員工福利房組成的。”
平新喬稱,自去年五月開始,他先后去沈陽、唐山、焦作、開封和重慶調研,這是他經過實地走訪與各地方交談后的結論。
2011年9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成立了“中國保障性住房政策研究”課題組。同年10月,課題組赴遼寧省對保障性住房進行實地考察,完成了《遼寧省保障性住房政策調研報告》,報告中也提到相關案例:沈陽鐵路局大連工務段利用企業自有土地、資金自籌,建設了7800套保障性住房,建好以后產權歸企業所有,建成的住房主要用作鐵路工人的宿舍;而課題組發現,同期在該城市中由開發商真正配建的保障房只有5200套。其余的幾千套去了哪里,并不清楚。
調研組擔憂,企業自建保障性住房淪為福利分房。他們在報告中稱應高度警惕這種現象,“限制只面向少數體制內群體的‘保障性住房’,如一些國企為自身員工修建的公租房,堅決杜絕其成為第二次福利分房。”
與會者河南省焦作市財政局副局長張繼東也對企業代建公租房現象充滿疑慮。他在接受本報提問時稱,在焦作的一些工業園區內,確實存在企業代建公租房現象,把廠區內工業用地專門拿出一部分建設職工宿舍性質的公租房,他們只對內部職工。
不完整的頂層設計
平新喬稱,地方為了完成上級下達的保障性住房任務,而用企業建房湊數是大概率事件,令他憂慮的是,這種大概率事件會遺留很多問題。
“現在的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都是可賣的,一些分到保障房的人群賣完之后,仍然是無房戶,仍然有渠道分到保障房,仍可以循環套利。這樣做問題就大了。”
平新喬認為,我國保障房建設還存在定位不清的問題,“到底怎么定義?保障房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長期問題。我個人認為,應該用租的辦法,為最窮的人解決住房問題。”
平稱,他們在地方的調研報告,最后會經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上呈國務院。
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淮(微博)也在該論壇上發言稱,籌集資金落實用地等,其實不是最困難的,保障房最大的風險還是管理風險,特別是公租房的管理。
“總結過去十年來保障房建設,有多少是掌握了權力和財富的人,利用這個政策自肥?有多少公務員小區占用的是沒交土地出讓金的土地?此外,保障房性住房還公開地減免了稅費,侵蝕了公有和社會資源”,陳淮直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則認為,保障性住房種種問題的背后,是我國的住房保障體系一直以來都缺乏一個完整、清晰的設計。
任興洲發出疑問稱,“中國的住房保障體系,應急色彩很濃。比如,從供給形式上,從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到現在的公租房、兩限房,基本上幾年一換。從1998年到2003年、再到2007年、2010年以后,我們不斷地在搖擺、變換,我們的保障性住房到底是一個什么制度呢?”
另外,任興洲透露,對于確保保障房分配公平至關重要的保障房全國聯網系統,進一步推進的阻力很大,“各個地方雖然都在做,但是全國聯網碰到了很大問題。這張網,這個信息系統,就是聯不起來,這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很大問題。”
住建部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倪虹代表住建部,用一天時間聽取了上述專家的意見。
倪虹稱,關于專家所談的保障性住房準入、分配、建設、資金、運營、退出等一系列問題,中央也十分關注。
會后,他表示,“我國保障房性住房制度,的確到了需要完善法律制度的時候。從國內外實踐看,住房問題的頂層設計不僅要回答數量問題,更要回答怎樣保障?但公共政策的難點就在于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