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位女士捐贈4萬斤新鮮土豆的做法,當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稱,以前像這樣的“微塵”捐助者也不少,但多數都是捐錢捐物的,捐土豆的事情還是頭一次遇到。看來,直接捐助蔬菜類新鮮土豆,不僅是當地紅十字會首次,在其他地方也并不多見,那么,雖然社會的發展捐助形式會更為多種多樣。除了常見的捐錢捐物之外,捐土豆的、捐包子饅頭的,以及像國外最常見的“勞動力形式”(義工式)參與捐助的,只會越來越多。這對于各地慈善組織將是一個全新的考驗,畢竟,類似的新鮮蔬菜運輸和保管更難,分配和分發上程序更繁瑣。“4萬斤新鮮土豆”是新時期新的慈善形式的一種,也是對慈善機構如何得當應對的一個提醒。
在筆者看來,捐贈4萬斤新鮮土豆的背后,還直接提醒著慈善組織如何調動和應對來自民間的慈善熱情的問題。公眾并不缺乏愛心基礎,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形象和傳統美德,早被世人公認,在任何一次重大災害救助中,我們總能看到迸發于民間的慈善力量。然而,與民間慈善的熱情和豐沛激情相比,由慈善機構提供的“出口”卻相對較窄,一方面較僵化的慈善機制和模式,事實上阻礙了慈善事業的發展和慈善的實施。去年就有媒體報道,巨人集團捐給一所貧困小學價值10萬元的教學用品,遭小學婉拒。校方稱,縣里領導不許學校接受社會捐助,只能接受紅十字會捐贈,就是慈善存在“障礙”的證明。另一方面,慈善機制和機構本身的公信力缺乏,導致一部分人群直接越過慈善組織自行實施,要么就是變著法將“捐錢”變“跑冒滴漏”可能性更小的捐物,也是慈善和愛心有“梗阻”的表現。
一名村婦主動捐贈4萬斤新鮮土豆,足以說明民間慈善的偉力,但目前慈善的“通路”遠遠與慈善的力量和愛心不匹配、不成正比。就如日前北京暴雨之后,民政部門號召捐款,獲得的是眾多網民的“捐你妹”的調侃一樣,慈善者并不“差錢”,差的是一種暢通的慈善機制和可以完全放心的慈善組織。而這些,恰恰是目前國內慈善機構和一些透明度高的國外慈善機構相比,比較欠缺的地方。
去年以來,一些慈善負面事件屢屢出現,一定程度上再次重創了公眾對國內慈善機構的信心。據資料顯現,僅去年3-5月和5-8月兩個時間段對比,以慈善會和基金會為主的NGO接受捐款數額從62.6億下滑到了8.4億。“美美多了幾個包,捐款少了幾十億”雖然是個冷笑話,但卻足以說明國內慈善的困境和信心重建的必要性。就此,其實再一次給慈善機構提了個醒——公眾是不乏愛心和善意的,如果最大化和合理撬動民間慈善的力量并發揮出“捐贈4萬斤新鮮土豆”的最大價值,不僅對慈善機構是個考驗,對中國慈善事業的走向也是一個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