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3年來首次跌破8%至7.6%,上半年經濟增長7.8%,略高于年初確定的全年7.5%的增長目標。從2011年第一季度起,中國經濟增速一路走低,從9.7%、9.5%、9.2%、8.9%、8.1%到今年第二季度的7.6%,連續6個季度下滑。
投資者對未來經濟走勢的看法使周五的中國股市陷入膠著狀態,上證綜合指數當天歷經15次變向后勉強高收0.02%,深證成指則上漲0.4%。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健康狀況備受關注,悲觀者認為中國經濟正面臨“硬著陸”與“通貨緊縮”的風險,而樂觀的分析人士則認為中國經濟已成功在第二季度見底。
<>> |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一再強調,中國經濟增速雖然繼續下滑,但在農業、就業和物價等方面有很多亮點,從世界范圍看7.6%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速度”,因此他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在占世界GDP總量80%以上的二十國集團經濟體中,中國7.6%的增速依然領先于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但與歐洲人為解決主權債務危機而焦頭爛額、美國人為增加就業和鞏固脆弱的復蘇基礎而絞盡腦汁不同,對經濟放緩的“中國式焦慮”主要集中在面對轉型“陣痛”時,中國應怎樣擺脫長期形成的政策依賴,重塑經濟結構,解決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杰說,中國必須立足于經濟增速不能掉到7%以下,“否則會引發失業等很多社會深層次問題。”不過,他反對通過“救市”的方式實現中國經濟“穩增長”,因為“救市的結果是延續矛盾,錯過深度調整中國經濟的機會”。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經濟信息網首席經濟師梁優彩表示,經濟增速下行通貨緊縮壓力往往上升,因為歷來通縮都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下降速度比居民消費價格(CPI)要大,PPI已連續幾個月負增長,而且下降幅度越來越大。
中國外匯投資院院長譚雅玲認為目前討論的通縮與物價關系不大,而是與情緒有關,“我覺得沒有通縮前兆”。
為應對經濟放緩,國務院上半年出臺了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新36條”實施細則,中國人民銀行更出人意料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兩次宣布降息,累計將基準存款和貸款利率下調50及56個基點。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目前經濟增速回落已取代物價壓力成為中國的主要矛盾。短期內“穩增長”仍然需要靠投資,因為在“消費、出口、投資”這三駕馬車中,出口受海外需求影響大,消費轉型是個中長期的過程,唯有投資最有效。他預計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速有企穩回升的趨勢,但未來3至5年增速會下降。
“唱空沒有必要,過分樂觀也沒有必要。重要的是現在還有一些制約經濟發展的制度約束,如土地流轉制度、戶籍制度、養老制度、保險制度、教育制度等,都需要通過改革釋放這些約束,激發潛在增長能力,才能維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他說。
“我們擔心的是政策反應過度。”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李稻葵說。他不贊同國家再次推出類似2009年“4萬億”的刺激計劃,因為從出口、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行業等因素判斷,現有的“穩增長”措施足以讓中國經濟出現“U型回升態勢”。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中國目前面臨的外部需求下降,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相似,“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是結構問題,是增長方式問題”。
從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下的“保增長”到2012年經濟下滑形勢下的“穩增長”,中國正面臨外部需求環境惡化、人口老化、勞動力成本上升、“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戰,宏觀經濟政策過去數年也經歷了幾次轉向,盡顯經濟轉型之難。
中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中國經濟展望研究報告中預測GDP增速在第三季度會好轉,全年可達8%。他說:“中國經濟未來增長要增加的是效率而不是總量,最重要的是能否轉變結構,使中國經濟增長更有效率,更有質量,而不再有數量上的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表示,必須扭轉習慣兩位數增長的宏觀經濟觀念。“現在我們已進入中速發展,7.5%(的目標)雖然比中國過去看起來是低了,但在全球仍屬于高速,我不希望為了增長而增長。”
他指出,從投資拉動到消費拉動,經濟增速難免會下降。“到2020年,中國要習慣7%-8%的經濟增長,2020年以后還要習慣5%。”
盡管對未來經濟走勢以及改革方向的看法存在分歧,但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和分析人士都認為,中國要利用加快改革來促進經濟發展,把“穩增長”和“促改革”、“調結構”與“促民生”等長期經濟問題的解決結合起來。
“現在外需和內需不振,需要依靠投資,但是改革非常重要!現在最大的結構失衡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所以加大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進行打破壟斷行業的改革,減少管制,才有利于企業發展,才可以促進經濟長遠的發展。”梁優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