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名列污染黑名單到空氣質量良好率達94.5%,株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巨變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寧可犧牲GDP,也要青山綠水”的決心和魄力,是全市上下共創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辛勤和汗水。在這場“創環模”的攻堅戰中,株洲低碳交通系統功不可沒。
電動公交、雙燃料出租車、公共自行車租賃慢行系統、時代大道環保工程等“低碳交通”項目的建設,讓株洲的天更藍了,水更綠了,使我市成為第二批“全國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
公交換“芯”,成就首個“電動公交城”
我市是全國最早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的城市之一。早在2004年10月,我市就開通了全國第二條、湖南省第一條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線。2007年,全國最大的電動汽車產業化基地又落戶株洲。作為我國第一個電動汽車專業化制造基地,該基地可年產電動公交客車整車3000輛。
2008年,長株潭城市群被納入國家“兩型”社會建設試驗區,我市順勢而為,積極打造以電動汽車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把新能源汽車納入汽車千億產業集群產業規劃。從2009年開始,我市借助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程,提出“城市公交車電動化3年行動計劃”,3年內將城區現有的627輛公交車,全部換成純電動或混合動力車。
2009年,《株洲市公交車電動化三年行動計劃綱要》正式出臺。之后3年間,在國家和各級政府部門的扶持下,我市前后投入4.5億元,給予公交公司購車補貼等各項補助6000萬元,推廣電動公交車營運。到去年9月,我市城區39條線路的627臺公交車全部置換成了環保電動車,從而使株洲成為全國首個電動公交城。
據測算,混合電動空調公交車百公里油耗僅38.96升,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車3.4%至4%,627臺電動車全線營運年節油達1714噸、減排將達5418噸。節油減排功能已見成效。與此同時,全市公交車一律實行一元票價制,每年為市民減少出行費用2000多萬元,使公交出行率由21%上升到了25%。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車博展上,我市公交公司被評為“電動公交最佳運營商”。
除了公交電動化外,我市大力推行出租車“油改氣”項目,制定出臺《株洲市建設全國低碳交通試點城市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中“出租汽車節能環保型改造實施五年行動計劃”要求,今后,我市新增出租車將全部使用節能環保車型(使用天然氣和汽油的雙燃料型出租車),市區始發的50公里左右道路客運新增或更新車輛必須全部使用節能環保型車輛,同時,將公務用車也納入到新能源、替換燃料更新改造的范圍之內。
藍馬出租車公司綜合管理部部長楊小平透露,一輛出租車平均每天運營的歷程大約在300公里左右,按照節能環保車每公里三毛錢的燃氣成本計算,一天的燃氣成本大約是90元,而汽油驅動車相同歷程的成本需要180元,既環保又節約。目前株洲市區1955臺出租車中,超過700臺為節能環保出租車。
公共自行車一年減少碳排放13650噸
“低碳交通,綠色出行。”我市大力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積極倡導“135”出行方式:市民1公里以內步行、3公里以內騎自行車、5公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010年,按照“政府主導、企業管理、市場運作”的模式,我市財政預算投資2億元,開始建設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并于2011年5月完成自行車投放、租賃點布點、道路改造、運行管理后臺等前期建設。
在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設過程中,全市交警部門圍繞上級部署,配合有關部門完善了37條主干道、21條次干道、12條支路的非機動車交通安全設施,設置有關標志2000余塊,施劃標線7000余平方米,取消占道停車位300余個,對10個公交站點的非機動車道進行了改造,使我市非機動車交通設施更加規范、合理,為我市非機動車安全出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公共自行車系統建立后,市區居民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到健寧公司辦卡中心,填寫市民卡申辦協議,工作人員復印身份證審核資料,繳交200元押金并預存100元租賃費(外地來株人員可以憑有效身份證件,交納1200元押金、100元預存金后)即可領取并激活租賃卡。
租用公共自行車3小時以內免費,4小時收取1元,4小時以上每增加1個小時加收3元,14小時以上至24小時收30元。市民完全可以在3小時內就近尋找站點換取另一輛公共自行車,并且不收費。
公共自行車系統開通一年來,已布點1058個租賃站,投放公共自行車2萬輛。公共自行車租賃卡的辦理數量超過16萬張,且辦卡數量正以約300張/天的速度在遞增。公共自行車日均租還次數超過15次/臺,全市單日租還車突破22萬人次,市民累計租還車達3000余萬人次。節省汽車用油400萬升,節省2900萬元,一年減少碳排放13650噸。
目前,公共自行車系統每天保持約15萬人次的借還車次數,最多的一天達22萬人次。按每次騎行1.5公里計算,總騎行里程達5000萬公里。公共自行車也改變了株洲市民交通工具分擔率情況,去年5月之前,自行車在株洲市區交通出行分擔率僅為2%左右,如今,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出行分擔率達到12%,高峰期達到20%。株洲的公共自行車已經成為城市公共交通有益補充和延伸。
貫徹“兩型”理念, 廣泛采用節能環保新技術
作為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重要成員,我市以時代大道為標志,廣泛采用新設計和新技術,在交通設施項目上大力推行節能環保新技術。
時代大道起于株洲田心立交,終于株洲與湘潭交界處的青塘,全長9.7公里,設計時速80公里。
出于環保的考慮,在邊坡和綠化帶設計上,時代大道在我國南方首次采用了國內外先進的“厚層基材噴播”道路景觀提升技術; 在燈光照明上,采用國內先進的風光互補型太陽能照明燈,通過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相結合,照明用電完全自給自足,年節約電費近200萬元; 在建筑材料方面,全線采用瀝青混凝土中添加特種聚酯纖維新技術,一方面有利于雨水滲透延長路面壽命,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車輪與路面摩擦發出的噪聲。
目前,時代大道從設計到建設,全面貫徹“兩型”理念,其諸多體現“兩型”理念的舉措,已在其他項目中推廣。
在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提質升級的同時,加速推進其他“低碳交通”項目建設。如2011年8月,通過專家驗收的“智慧交通”信息化系統一期工程,在全省各市(州)交通運輸信息化系統中處于領先水平,提高了我市交通運輸行業分析決策、安全應急水平,為市民提供出行信息服務。
此外,還在公路等建設中推廣LED等節能照明技術及溫拌瀝青技術及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在銅塘灣港區推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技術及集裝箱碼頭RTG“油改電”技術應用;加快株洲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規劃建設,并對現有的公交、客運站等交通公共候客場所,積極推廣節能環保改造。
尾氣達標排放,砍掉機動車“黑尾巴”
近年來,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改善較大,但空氣中的氮氧化物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市區機動車輛的迅猛增加和部分機動車超標排放所致。目前,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近50萬輛,機動車尾氣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已日顯突出。國家在“十二五”減排計劃中,特別增加了氮氧化物的減排任務;在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的26項指標中,對機動車尾氣的環保檢測合格率也是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
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裝備技術水平、發展科技水平的同時,我市積極出臺相關節能環保制度,為低碳交通系統加油助威。
去年9月14日,市環保局與市交警部門聯合行動,對路上行駛的機動車尾氣實施路檢執法,標志著我市機動車尾氣達標排放檢測制度正式實施。當天共檢測各種車輛10多臺,其中有4臺車輛尾氣排放超標。
當天上午9點,在建設北路石峰建材大市場路段,交警隨機攔截了一輛小貨車,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氣監督管理站檢測人員將一根約七八厘米長的鉤子狀的取樣探頭,伸進了汽車排氣孔,與取樣探頭相連的是汽油、柴油車排氣分析儀。檢測人員按住功能按鈕,同時要求機動車空擋踩油門,1分鐘后便顯示出該車輛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如果是柴油車,則主要檢測尾氣的煙度和不透光度)。根據檢測標準,這輛車所排放的尾氣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
隨即,市環保執法人員現場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限期要求該機動車所有人對超標車輛進行維修和保養,并在15個工作日內重新到市交警部門進行復檢,檢測合格后方可上路行駛。否則,市交警部門將對該車輛不予年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