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群中不少撫育著一個子女,家庭養老的觀念也可能隨著經濟和人口結構的變化而消解。養老制度已經成為與這一代人緊密聯系的一件事情,比前一代人更緊密。
每一年有超過2萬億的養老金在流動。
一些人老去,另一些人正值壯年,維持如此巨大的資金流轉,從目前的養老金設計看,是工作的一代人贍養退休的一代人。
現在每三個工作的人供養著一個退休的人,而隨著90后逐漸走入工作崗位和老齡化,絕對工作人口將會出現下降,未來可能是更少的工作人群供養更多的退休人群。放在這樣的情形下,關于養老金的爭論關系著每一個人。
比如延遲退休是不是大勢所趨,是不是需要更多的籌集養老資金的管道?在人均壽命延長的基礎上,退休年齡的延長是有利于年輕人還是有利于老年人?
這些并不是空談,也許在你不注意的時候——就像你不注意那些工資條——你就為這一代多付出了十年,或者你享受到了十年。
同時一些被混淆的概念也應得到澄清。比如現收現付的制度下,“缺口”和“黑洞”是否真的存在;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制度的資金是否與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有關等等。
我們把錢放在一個罐子里,交給年邁的一代;將來我們期待會有下一代遞給我們一個錢罐。如果人們不相信未來,就會認為后面全是黑洞,如果相信未來會延續,就會相信會有人傳過來另一個錢罐。養老金的方案設計正是決定我們在什么時間應該送出錢罐,而又在什么時間會收到錢罐,怎么分配這個錢罐的方法。
為此新京報為您拆解養老金的現狀與問題,為您拆掉包裝紙、向您展示即將送出或者即將收到的那只錢罐。
北京養老金結余618億處于前列
單就北京市來說,基本養老金的收支以及供養比例處于全國較好的狀態。2010年的數據顯示,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結余176.54億元,居于全國第五;累計618億元,為全國第八,基本養老金的可持續支付能力較好。
而從另一個角度,“制度贍養率”來看,北京也處于全國平均水平之上,按照2010年數據統計為24.87%,即恰好是3個人供養1個人的比例上。
在這一數據上,廣東的“制度贍養率”最低,只有11%,同時廣東也是養老金當期結余和累計結余最多的省份。專家指出,這與廣東年輕勞動力數量多有密切的關系。年輕勞動力多,參?;鶖荡?,供養比例也高。
養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數達18.6個月
2011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6895億元。對于支出規模同樣龐大的基本養老保險來說,這個數據不如另一個數據直觀。社科院教授鄭秉文(微博)主持編制的《2011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指出,在這個結余數據下,全國養老金平均可支付月數從2006年的13.6個月提高到2010年的18.6個月。
在中國養老金基本上是工作的一代人繳費供養退休一代人的“現收現付”模式下,支付月份的增長,說明養老金支付能力在增強。
不過從每一年結余的數字看,其中還包含了財政補貼的功勞。如果只考慮征繳的收入,不考慮財政補貼等情況,2010年全國企業部門基本養老保險當期結余只有657億元,按省份看,僅有17個省份的征繳收入大于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