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落戶可否“舉薦”
時間:2012-06-18 13:22:41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明亮
春夏換季,免不了將大件衣物拿去干洗,住所附近有兩家不同的干洗店,一家是品牌連鎖店,另一家則是夫妻個體店。連鎖店選址毗鄰高檔社區,店招統一、服務標準、單據電子化,收費頗高并且明碼標價;夫妻店則棲身偏僻內街,店面狹小、“前工后居”、人工開單,價格表雖也掛在墻上,但對熟客也會抹個兩、三塊兒。兩家干洗店我都光顧過,除了價格上的差別外,夫妻店給我的感覺更好:雖然服務談不上“標準”,但卻顯得人性、周到、不刻版。據夫婦倆介紹,他們來自浙江,在這個地方經營“正宗上海干洗”已經五、六年了。小店平日生意不錯,忙時我送去的衣物要等三、四天才能去取。男主人熱情、實誠,言語不多,閑時還做些其它營生;女主人則勤勞、樸實,除了接單洗燙,還在店前踩著縫紉機兼做裁剪縫軋。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合照就擺在柜臺內的電視機旁,照片上的孩子不大,平時沒怎么見過,可能留在老家暫由老人照料看管呢。
每次從他們家的小店取衣物回來,我都在想,這樣一家為周圍居民鄰里服務多年的店面在這里還能撐多久?5年?10年?會不會一直開下去?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畢竟“候鳥”總有終老的一天,他們夫妻也無非在這座城市多辛苦幾年、多賺幾年錢,說不定哪天遇到什么變故而轉身離去,這似乎成了很多(或者說絕大多數)在深圳打拼的外來人無法擺脫的宿命。正如我之前偶遇的一位開鎖匠,1997、1998年就到了深圳,經過10余年輾轉折騰,還依然棲居市集,幫人修鎖配鑰。雖然是個外來人,但若提起周邊的變化,他卻能如數家珍給你講出無數耐人尋味的掌故和趣聞,儼然就是一位本地的“老者”,然而,他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一名見證城市變遷的匆匆過客。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人來人往”本屬正常的配置規律,他們離開了,還會有其他人到來,只要有需求,買賣總會接著做。但從“社會資本”的角度看,服務提供者與主顧在長期交往中形成的交易原則、信任關系,以及由此產生的“社區感”也將隨之被打破,人們為此將支付的“隱形成本”該如何彌補?一家夫妻干洗小店有什么意義?雖然從眼前看除了給周圍居民提供廉價服務外并無其它,但倘若小店能夠扎根社區、精耕細作,就存在向連鎖化、品牌化發展的可能性;一位開鎖匠能有多大作為?除了以“公安備案”的名義幫人們解燃眉外再無更多,但倘若他碰巧幸運能夠長居城市、在某個低成本生活區養育下一代,那么他的孩子會不會成為“貧民窟中走出的百萬富翁”?或者成為中國式的喬布斯?一切皆有可能,關鍵是這座城市是否為他們提供過得以“轉身”和“蝶變”的機會?是否能夠提供基本的醫療、教育、居住等保障?是否能夠提供基本的公民待遇?是否能夠提供起碼的公平正義的氛圍?
不可否認,目前橫亙在外來人口與城市之間的還是“戶籍”問題。按照目前深圳和其他大城市的入戶政策,對于沒有太高學歷、太大投資、太多納稅的絕大多數外來人口而言,幾乎沒有成為“名義上”城市人的可能性。而幾乎所有的入戶政策都傾向于引進所謂的“人才”,希望通過學歷、財富、名望等指標對人進行篩選,但這種機械的“一刀切”方式卻往往事與愿違。因為任何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地方,社會群體結構都是多元的,永遠是三教九流、“魚目混雜”的,遍地是“高端人才”的景象根本無法長久維系。
所以 ,外來人口入戶的方式應該盡量多元化,在“科舉制”出現前,中國歷史上不是還有很長時間的“舉孝廉”嗎?在“文革”徹底取消高考制度的時候,不是還有工農兵“推薦”讀大學嗎?由此,我覺得外來人口落戶可否在現有硬性指標核準外,增加“舉薦”方式,比如“社區舉薦”、“行業舉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舉薦”、“社會公益組織舉薦”等,以此擴大外來普通務工者進入城市的機會和可能性。例如,上面提到的夫妻干洗店,他們為周邊方圓一公里的居民服務超過5年,誠實守信、價格公道、細致周到,沒有任何不良記錄,只要他們有意愿落戶,就可以由其居住地的社區推舉(甚至自薦),周圍社區居民和接受過服務的顧客進行測評商議,最后由社區居委會代表大會表決決定。除了“社區舉薦”外,各個服務行業(餐飲、建筑、公交、維修、家政等)也可以通過一定的規則和程序舉薦行業內的落戶人選;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可以單獨或聯名“保舉”落戶人選;社會組織則可以通過各種公益活動遴選出落戶人選。總之,真正做到“不拘一格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