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在西安市北郊鳳城二路東端的這座城中村即將消失,這條路另一頭的郭家村就是它未來的命運。
位于鳳城二路與朱宏路交匯處東北側的郭家村已經拆完,只剩一片碎石瓦礫,這座村莊留下來的唯一印記就是路旁公交站牌上的“郭家村”三個字。
隨著33個城中村拆遷改造的推進,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內的城中村將不復存在,在這個西安城市新中心的地方,城市化的軌跡清晰可見。
被工廠、商場、銀行、居民樓、學校、醫院分割包圍的城中村終于被城市所消化,農田成為工業區、工業區發展為城市。在西安行政中心北遷和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推動下,經開區從城市的邊緣變為城市新中心,產城融合的過程不斷加速。
1. 農田里“長”出的開發區
19年前西安經開區初創,在未央區政府招待所里,李凡和七八位領導同事租了3間房子籌建開發區。最初設立“兩部一室”,即開發部、招商部和辦公室,每個部門就兩三個人。這是經開區管委會最早的辦公地點,而管委會很多人只知道鳳城二路凱發大廈的舊辦公地點。
“最早開發區管委會在龍首村十字,而過了龍首村就是一大片農田?!蔽靼彩薪涢_區管委會黨群工作局局長李凡回憶起當年的情形頗為感慨,“當時整天就想,啥時候北郊能有人氣,啥時候招商能招滿?!遍L期以來,西安市的發展重心都在向南推進,南郊有大片的高校和商圈,人氣旺盛。而在北郊,當時西安市城市發展規劃中對北郊的定位就是倉儲農業區,主要是農業和工礦企業。
隴海鐵路將西安北郊與城市切斷,鐵道以北被稱為“道北”,這個城鄉結合部和移民區是臟亂差窮的代名詞,社會治安狀況不好,淪為城市的邊緣區。人們對北郊的發展不看好,當時見面問話常說的就是“啥時候出來?”
就在這樣一片區域上,經開區開始創業,起步區3.425平方公里,總面積9.88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大都是農田,連個像樣的鄉鎮企業都沒有。當年管委會值班為安全考慮都留男性,因為下班之后要騎自行車穿過一大片農田村莊,晚上黑漆漆一片,只有農家里透出的一點燈光。
剛開始經費緊張,只有一輛借來的藍鳥車,方向盤還是在右邊的。沒有企業進來,開發區也不敢預征土地,投資商過來看到的就是農田。當時引進的第一家企業是可口可樂公司,為了配套企業修建了鳳城二路,這也是開發區第一條打通的道路。
隨后,鳳城二路兩側逐漸聚集了多家企業,康師傅、西門子信號、海紅軸承等相繼落地。從鳳城二路向北,經開區逐步拓展,吸引的企業越來越多。而為了給企業配套,一些城市設施也開始建設,最早沒有醫院愿意過來,經開區引進了合資的長安醫院,位于鳳城二路企業聚集區的北邊。
不過,最初十幾年經開區還只是一個工業園,雖然已經從農業區轉變為工業區,而且有一些城市設施,但并不具備城市的形態。
2. 當年超前的現代新城
十多年前西安市就已經提出經開區要建成新城,但是真正成為新城,而且是新城市中心,僅僅是這些年開始的,尤其是西安行政中心北遷敲定之后。
2000年之后,經開區開始二期規劃,向東、向北擴張,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21.74平方公里。
2000年左右,經開區還沒有城市的形態,吃飯都很難找到大的餐館。當時計劃在未央路兩側建高層大樓,但一直沒有建起來。
“當時都不看好,沒人愿意建高層,因為成本高,而且建起來如何銷售也是個問題。我們催得緊了,企業反問:‘你讓我們建,你們咋不建?’”李凡說,“經開區要給企業做配套,但就那么多錢,用的地方可多了,哪有錢建高層?”
過去從西安到機場只能走未央路,外國人、外地人乘飛機到西安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未央路這個北邊門戶,因此,當時西安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時提出,將未央路建設成50年不落后的現代新城。在這個思想指導下,未央路兩側建設原則是“限低不限高”,要求大樓要達到18層、50米高,讓外界看到西安的新面貌。
在經開區管委會拿著模型上門、反復講解和勸說下,一些企業開始建設高樓,不過在建設中也打了折扣。北二環邊上的鳳城大酒店在建設的時候基礎按18層來做,但當時只蓋了3層,想等以后發展趨勢明朗以后再加蓋,而現在這片地方周圍全都是高樓大廈。
“原來是限低不限高,現在高樓大廈都起來了,壓都壓不住?!崩罘舱f,“原來只有山海丹、雅荷、凱發大廈等屈指可數的幾棟高樓?!?/p>
雖然建設現代新城的設想在當時過于超前而未達到預期,但是隨著產城融合的需求逐步增強,經開區的工業園定位逐步被淡化。
西安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哲表示,過去經開區是單純的工業園區,以產業配套為主,但隨著產業的發展,開始演變為以工業為主的城市新區。
“隨著2000年西安經開區列入國家級開發區,開始重新配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招商對象層次上也進一步提升,主要面向世界500強企業、大型央企和非公有制龍頭企業,發展視野和標準大大提高?!睆堈苷f,“招商就像談婚論嫁,吸引高端企業落戶扎根,城市功能就要提升,這就是產業化推動的城市化?!?/p>
3. 西安北擴下的城市新中心
說起西安經開區產城融合的加速,不得不提的就是西安行政中心的北遷,這不僅加快了經開區的城市化進程,更將經開區推到城市新中心的位置。
2004年,西安第四次城市總體規劃正式確定“城市重心北移,跨過渭河向北拓展”的發展戰略,次年正式決定市委市政府北遷到經開區內的張家堡。此后,經開區的定位就不僅是新城,而是城市新中心。
張哲坦承,西安行政中心北遷是推動經開區城市化的重要力量,這對其他開發區而言是一個特殊的例子,這種模式難以復制。
現在,經開區分為三大板塊,中心區即城市新中心,渭河北邊的涇渭新城則是制造業新城,草灘生態產業園主要是食品、飲料等產業。
西安經開區規劃局副局長蘇鴻翎表示,現在中心區的定位是都市工業區,雖然保留一部分產業,但是不符合城市發展的產業逐步向涇渭新城和草灘園區搬遷,還有一部分會遷出經開區或者被淘汰掉。
作為城市新中心,開發區的角色定位與發展思路也發生了變化。西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郭學民認為:“西安行政中心的遷移,西安城市新中心的建設,給經開區帶來了全新的定位和使命,既要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還要建設西安城市新中心?!?/p>
2011年西安行政中心北遷到經開區,同年,連接北郊與南郊的地鐵二號線開通,這個曾經被隴海鐵路分割成邊緣地帶的地方,如今卻成為西安的新中心。
“工業還是開發區的立區之本。”張哲認為,“開發區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掉產業,要以產業為先導,適時推進城市化?!?/p>
“工業、產業發展是區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開發區立區之本,這是我們的共識,不會變?!碧K鴻翎表示,大量人口進來后,就要求工作生活要更加便利,我們要將開發區的價值兌現給大家,只有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才有開發區的新發展。
雖然已經被定位為新的城市中心,但經開區仍然將發展工業作為其主要競爭力,當然,其發展更加多元化。
“我們希望達到二三產業均衡發展,提升經開區的承載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睆堈苷J為,以往工業區的發展模式忽視了工業區內人口的發展和居民需求,導致城市新區有些城市功能不完善,影響了整個系統的發展。經開區通過功能的全面建設,不僅要打造城市新中心,下一步還要打造成區域綜合經濟體,既承載產業,又承載生態、文化,承載人的所有需求。
在33個城中村拆除和37條斷頭路打通之后,經開區的框架基本定型,城市形態初現雛形,而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升城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