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紛紛打進報社的報料電話證實了這一判斷,說這霧怪怪的,有煙火味,焦糊味。報道稱,6月10日,南京出現了嚴重的空氣污染,城市始終籠罩在灰霾中,監測顯示黑碳最大濃度超出正常濃度值近4倍,表現出秸稈焚燒影響的顯著特征。安徽、江蘇、山東、河南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重污染情況。
灰霾造成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不僅導致惡性交通事故頻發,還可使航空、公路交通、河流航運等陷于停頓;大霧也可能使輸變電設備絕緣性能下降,導致高壓線路短路和跳閘,造成“污閃災害”;更為嚴重的是,大霧導致污染物難以擴散,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乃至生命。環保專家進行了估算,在這種有煙火味的“黃昏天”,一個人24小時呆在戶外的話,其呼吸的空氣相當于抽了15包香煙。(人民網6月11日)
秸稈年年燒,燒成這樣的卻還是第一次見到。不過,“黃昏天”的污染,板子光打在秸稈身上恐有失公平,工業污染、特定的氣候條件與燒秸稈污染的種種因素疊加,才有可能導致這么嚴重的污染事故。
聯想到去年12月上旬,籠罩在京城以及華北平原上空的那場持續數天的大霧天氣,空氣質量也是嚴重超標,個別地區甚至達到中度重污染。大霧這種災害天氣,已越來越頻繁的出現,不能不說是一種警示。雖然我們對空氣質量的監測已日益進步,對PM2.5已不再避諱,但再科學的監測,也只是雨后送傘。污染已經發生,除了得到一串數值外,監測本身是并不能減少污染物的。對空氣污染,除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從源頭上嚴加治理。否則,空氣質量監測只是民間的老黃歷般,告訴你今日污染嚴重否,宜不宜出行,并不能從根本上帶來生活上的好運。
灰霾天里,從汽車尾氣造成的光化學煙霧到燒秸稈帶來的煙火味,已是越來越刺鼻嗆人。問題是,誰來讀懂這大霧的煙火味?指責農民將秸稈一燒了之的不負責?斤斤計較于PM2.5的話語權?這些都無助于大霧的消散。
面對節能減排的繁重任務,我們捫心自問,在利用秸稈生物發電的推廣應用上,在對農村的科技投入對農民現代化生產的指導引導上,我們又做了多少。同樣,對一些污染項目,地方政府又痛下決心關停了多少、改造了多少?在穩增長與調結構之間,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上,又該如何取舍?
環境面前,沒有哪個地方是一座孤島,不管城鄉的發展保障之類是否一體化,每一個生活在城鄉上的生命,其健康福祉都是一體化的,同呼吸共命運。農村環境的品質決定農產品的品質決定城市生活的品質,多一份對鄉村的關懷,多一份對底層生活的關懷,就是多一份對城市對上流社會的關懷。各級政府的每一項決策,多一點對民情的體恤對現實的觀照,我們的空氣我們的生活,就會少一點嗆人的煙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