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豪強成為反壟斷的新勢力
時間:2012-05-30 09:15:04
來源:和訊網 作者:羅天昊
文攻武斗,天下怒吼。
最近兩個月,國內發生了兩件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件。先是4月份,陜西地方電力集團與國家電網陜西分公司發生武斗,當地甚至出動武警,多人受傷。緊隨其后,山東濱州的魏橋集團,由于私自發電,與國家電網發生嚴重沖突,并最終導致大規模武斗。而在民間武斗發生的同時,地方政府與壟斷央求之間,亦發生了若隱若現的文斗,各自為自己正名,尋求輿論和更高層的支持。
陜西地方電力與山東魏橋敢于與中央級官辦企業叫板,其膽氣不在于自身,而在背后的地方勢力。
對于央企,一般來說,地方都視為財神爺。很多地方以與央求聯姻為榮,輕易不會去得罪。但是,隨著中國的普遍崛起,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使其經濟上的自主性越來越強。而央企在某一個領域控制全國資源的格局,對于地方發展經濟,逐步從扶助作用,變為阻礙作用,地方與央企的沖突逐步顯現。
在陜西與國家電網之間的爭端,即是典型。在國家電網之外,中國地方還存在南方電網,西藏電網,東北電網,內蒙古電網(蒙西地電)等幾個獨立運營的地方電力公司。
在陜西省內,主要由國家電網陜西分公司和陜地電兩家企業供電,形成央企和地方國企“分治”的局面。陜地電是隸屬于陜西省政府的省屬大型企業,供電面積占到陜西省的72%,但是,論市場占有率,仍然是國家電網占70%。
在此情況下,陜西有了自我擴張電力的沖動,由此,陜西地電欲繞開國家電網,與鄰近的蒙西地電合作,國家電網當然不同意,由此,矛盾逐步積累,最后演變為武斗。
山東方面的電力沖動,同樣由地方經濟發展迫切需求所致。作為中國經濟大省,山東的用電量一直很大。而國家電網送的電,成本高,山東方面負擔巨大。在此情況下,山東濱州的,民營企業魏橋自行發電,除供應自用外,還對周邊區域進行輸送,解決了山東用電的部分燃眉之急,在此情況下,山東地方政府不僅沒有對其進行整肅,還為其保駕。出現了罕見的民營企業抗衡壟斷官辦企業的局面。
陜西與山東,一個是不同級別的官辦企業之間的矛盾,一個是民營企業與官辦企業之間矛盾,相通的是,就目前的情況下,似乎地方官方和民間勢力,對于壟斷央企的挑戰,均迫使后者默認和讓步,打破了其一家獨大的格局,
。
地方勢力成為抗衡官辦央企的主力,是中國經濟領域出現的新情況,亦是中國未來打破壟斷,實現充分競爭的巨大希望。
此前,壟斷央企企業所到之處,幾乎沒有對手,從商業上說,央企規模巨大,而且來自銀行的資金,政府的財政支持源源不斷,在此情況下,它們不怕虧損,一個不怕虧損的企業是無敵的。于是,早前幾年曾一度紅火昂揚的民間航空公司,一個個被官辦航空公司拖死,缺少民營企業的制衡,機票價格即刻水漲船高。從政治上來說,官辦企業雖是全民所有,但是政府托管,代表官方意志,無人敢質疑和抗衡。其領導人有一定行政級別,形同政府官員,甚至一些央企設有“辦公廳”,嫣然是部長級派頭。
在此情況,民營企業幾乎無挑戰官辦企業的可能。少數幾個富有膽魄與血性的企業家,其與官辦企業爭平等的努力,均唯慘敗而告終。蘭世立不服中航,龔家龍不服三桶油,左最后的結果,是企業被整肅,個人遭遇牢獄之災。
此前,壟斷官辦企業能夠通吃天下,除了實力的龐大與政治地位的超然外,還因為具有“先天正當”的假象。這幾個假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官辦企業具有“公益性”,占領了道德高地,二是官辦企業“效率更高”,民營企業競爭無序,還不如由官辦企業一統天下。
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官辦企業的擴張之所以不能被遏制,某種意義上就因為官辦企業“先天正當”的假象。由此,官辦企業大規模擠死民營企業,乃至強行并購,均能夠在社會領域獲得一定的支持,很多人期望他們能夠帶領中國經濟走出困境。
但是,最近幾年,經濟增速的下滑,使人們對于官辦企業的作用,開始了質疑,傾注全力扶住官辦企業,為什么不能保證經濟繼續高速增長?
同時,官辦企業的“先天正當”的優勢亦逐步瓦解。隨著壟斷官辦企業天價吊燈,天價名片,豪華名車事件的逐步曝光,官辦企業“公益性”的假象被人所知。“多數人的血汗,少數人的福利”的官辦企業本性,逐步被世人洞察。由此,其先前建立的道德優勢假象,轟然倒塌。同時,在同一領域,民營企業與官辦企業的共存,逐步使大眾看到了兩者的區別,同時比較兩者的效率,對于官辦企業存在的必要性亦產生了質疑。
瓦解了官辦企業“先天正當”的優勢之后,對于官辦企業的反彈,逐步蔓延。本次陜西和山東對于央企的挑戰,放在幾年前,肯定沒有今天這么容易。整個輿論都倒向地方,壟斷央企幾乎無法贏得民間的支持。特別是山東魏橋,其輸出的電,價格比國家電網的還低三分之一,充分說明了民營經濟的真實效率遠遠高出壟斷央企。
對于央求的質疑與挑戰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本次的挑戰者,卻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此前,同領域的民營企業對于官辦企業的挑戰,根本就不對等,從規模上說,國有企業更強大,資金源源不斷,可以輕易剿滅挑戰。從政治地位上說,壟斷官辦企業代表官方勢力,可以動用國家機器,整肅挑戰者,將其關進鐵窗中。
但是,本次挑戰壟斷央企的,背后的主體,變成了地方政府。
陜西與山東對于國家電網的抗衡,使其無可奈何,壟斷央企在面對純碎的民營企業的那種舍我其誰的霸氣,被硬頂回去。陜西電力是陜西地方國有企業,其后臺是陜西省官方,而從中國的架構分析,國家電網亦不過是副省級單位,無法對其發號施令,亦無法對陜西電網單方面處罰。山東魏橋雖然是民營企業,但是卻獲得了山東省政府方面的支持。同樣,只要山東政府出面,國家電網亦無可奈何。同時,魏橋以更低的價格,占領了道義的制高點。使國家電網的地下效率暴露無遺。
目前,中國尚未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國家,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權力對于市場的干預。官辦企業由于特殊的政治權力,往往造成壟斷,使資源無法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整個社會的競爭力,無法充分釋放,由此延緩了國家的發展。
改革就是殺出一條血路。事實證明,市場要在權力的縫隙中殺出一條血路,代價太慘重,往往要無數的犧牲才能換來政策的小步進化,著名企業家年廣久曾感嘆,無數的企業家當年以“投機倒把罪”入獄,才換來對于民營經濟合法性的追認。
而最現實的選擇,是權力與權力之間的對決。作為條狀勢力的央企,與作為塊狀勢力的地方政府,其基本對等的權力,造成一種競爭均勢,在這種巨大的空間中,地方企業得以蓬勃生長,從而打破壟斷央企。電力領域的武斗,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壟斷央企,在地方自主發展經濟的沖動之下,逐步土崩瓦解。
抗衡央企壟斷,地方實力派值得期待。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地方發展經濟的自主性沖動,導致了分稅制的產生,未來,地方的發展沖動,是否會產生各地的經濟分治,從而形成相對均衡的競爭?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奇跡的背后,乃是各個地方自主性增強的結果,區域之間的相互競爭,造就了各地的普遍崛起。適當的分權和放權,方才造就地方活力。
三里河邊,車水馬龍。最近,在確定今年最重要的任務仍然是不擇手段保增長之后,各種歪風邪氣重新興風作浪,各個地方不是致力于研究市場,開放市場,而是向權力諂媚。開始各種項目申請,都想搞大項目,大投機,大躍進。4萬億的苦果,尚未消化,權力對于資源配置的干預,變本加厲,絕非萬民之福。
繼續放權,繼續分權,讓地方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尋找新的發展動力,方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