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離不開的生存源頭
時間:2009-11-11 10:25:38
來源:三峽新聞網
解放初期,當陽草埠湖鎮大面積的圍湖造田,以發展農業。
因環境遭到破壞,當地長期不斷地受到水災、旱災的侵擾。從圍湖造田到退田還湖,半個世紀以來,草埠湖走出了一條曲線的發展道路。
從造田到造湖
草埠湖方圓100平方公里,由大小37個荒湖組成,解放前蘆葦叢生、沼澤遍地,是著名的水窩子。
一位在上世紀50年代從上海來到湖北援助農村建設的知青回憶說,當時來到農場,滿眼看去就是一片“湖連著田,田連著湖的耕地”。
在對草埠湖的開發過程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干部職工和上海、武漢、宜昌三市知青付出了異常艱辛的努力,經過兩代人的奮斗,共填平了8萬畝的湖面,成為了農田和棉田,而種植棉花也成為了草埠湖的支柱產業。
雖然圍湖造田得到了經濟效益,但是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后,帶來的危害也隨之而來。
50多年來,草埠湖水災、旱災連續不斷,給當地的農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在建國初期,災情嚴重時,國家不得不從外地調撥糧食來供應當地居民的需要。救災引起的人員傷亡也時常發生。
草埠湖鎮政府一位干部說,在圍湖造田的建設過程中,形成了大片的低洼地,河畔灘涂地,這些地方都是災害頻發的薄弱環節。
草埠湖政府意識到,過于圍墾濕地,導致生態失衡,氣候反常,是當地深受其害,水災連年不斷的原因。
當地開始反思人與湖泊環境的關系,對當地的菱角湖、木閘湖、燉缽垸、季家湖等地勢低洼處實行退田還湖、退田還灘,同時利用這些水域發展水生蔬菜、水產等養殖業。
近十年內,當地在沮漳河兩岸已經退田還灘萬余畝。草埠湖的曲折歷程,似乎說明了湖泊與人們生存的密切聯系。
村書記的拯救議案
盡管有的地方已經意識到了湖泊的重要性,但對于水域生存狀況的擔憂并沒有減退。
如果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位于宜昌西陵區的沙河水域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像東湖一樣,僅僅只殘存下一個地名。
由于興建葛洲壩水位抬升,貫通長江的沙河水域在西陵區窯灣鄉蓄積成湖,一度曾是良好的漁業養殖水系。但現在,它已經成為影響當地村民生活的“心結”。
水源污染、河道被淤積擠占,是沙河面臨的最大困境。這個曾經清水流淌、能夠下河摸魚的水域,近年來面積不斷縮小,而且水質惡化,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地村民的生活。
孫元金是宜昌市人大代表、窯灣鄉沙河村黨總支書記,多年來,他多次呼吁對這處水域進行整治和清理。2009年初,他再次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政府提交議案。
11月10日,當地村民向記者反映,沙河在此處蓄積成湖,原有面積約230畝左右,而近年來,水域實際面積正在逐年急劇減退。
令人憂慮的是,這些被填埋的湖面已經無法再恢復。
此前,本報曾多次接到沙河被非法傾倒建筑垃圾的舉報電話。管理部門表示,也阻止了多起單位、個人的非法填湖行為,但由于執法力量不足,非法傾倒的現象仍是屢禁不止。
沙河村主任陳林說,目前沙河水質依然沒有明顯改善,同時村里多次制止私自填埋湖面的行為。“我們非常關注對沙河的改造項目什么時候能夠開始。”
臨水而居的渴求
在城市化進程加快,非法填埋、生活污染等人為因素不斷威脅著天然水域的生存時,相反更多人渴望臨水而居,希望城市內能多一些能給市民提供生活、休息的景觀水體。
這似乎形成了一個悖論。
今年8月8日,在征求多方面意見后,總投資1.2億元、醞釀7年之久的運河公園在宜昌動工建設。政府寄希望這一城區最大濕地公園,能成為豐富市民生活、留住外來游客的一個休閑場所。
運河建設單位表示,運河聯系著宜昌的過去和現在,“水”將是運河公園最主要的特色。
根據設計規劃,其中1公里長的人工運河將貫穿全園,以原生態為建設理念,是一處具有休閑游憩、濕地保護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濱水型公園。
同時,公園內分布著12個魚塘,施工中會對這些魚塘以及現有植被加以保留,形成生態濕地景觀水體。
這個龐大的運河生態公園建設計劃2010年年底完工,在此之前,已有51年歷史的宜昌運河曾遭受嚴重的工業和生活污染。
運河生態公園建設改造的規劃中,有一部分即是對運河水質進行凈化和過濾。
市民普遍對這個生態建設計劃持著歡迎態度,附近一些開發的樓盤銷售商甚至將這一公園的建設作為賣點,來吸引潛在的顧客。
湖泊與城市的和睦
城市化進程中,人類對自然的干擾日益加劇,城市水文系統也因此受到影響,帶來了諸如城市水系銳減,河道被改造、城市水文循環的自然通道受阻等一系列問題。
這一現象已經引起了許多城市建設決策者以及專家學者的重視。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曦認為,在城市開發中加強對城市湖泊水環境的保護和恢復已經是刻不容緩,“缺乏對湖泊生態價值的認知,片面強調城市湖泊開發的經濟利益,缺乏合理的規劃,保護湖泊的執法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都是湖泊水域環境遭到破壞的原因。”
根據武漢水環境生態專家的調查,該市有56%的河流和89%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東湖已面臨永久消亡的危險,其他湖泊也有名存實亡的可能。”
為此,2006年8月,武漢出臺了系列條規,以保護城市水系。其中規定,在山體、湖泊水域內,除按照規劃建設的園林小品及市政公用設施外,禁止建設任何建筑物、構筑物。建設項目臨近山體、湖泊的,不得占山填湖、破壞自然山體形態。
2007年,我國出臺了“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重大決策,提出用10年時間,讓受污染的江河湖泊恢復其自然生態。
2009年11月,剛剛在武漢結束的世界湖泊大會上,再次重申了這一決策。與會的一些專家肯定了湖北在保護自然湖泊水域上的成就,也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
讀者建言
本報推出 “那些從宜昌記憶中被抹去的湖泊”報道后,引起了讀者和市民的關注和熱議。許多讀者主動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和發來短信,提出建議和看法。
①手機號碼為138****2101的讀者:除了湖泊,大小溪河的存亡與健康也應引起關注,被填、被截、被改道、被引水、河道被水泥固化成了宜昌各地溪河的普遍寫照,如果說污染尚可治理,前述破壞卻是萬劫不復。
②手機號碼為139****0233的讀者:建議把宜昌這些消失的湖泊作一個記錄,看看它們是怎么消失無蹤的,從而能讓后人以此為鑒,不要重蹈覆轍。
③讀者董先生:看了你們的報道,我非常有感觸。我就居住在夜明珠沙河附近,幾年來看到沙河的面積越來越小,不少建筑垃圾就公然往水里填埋,讓人非常心痛,而且水質污染也非常嚴重,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拿出具體的方案,盡快的對沙河進行治理,不要等待水域消失以后再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