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不需要“龐統遺風”
時間:2012-05-21 14:55:39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蔡義鴻
筆者對名符其實、有益的“運動”是很認可的,對體育運動也是很喜歡的,但對一些所謂的“運動”真的很反感!當然文革時期的運動則是屬于不堪回首的迫害運動。
最近的一個全國性“運動”,應當是衛生部、公安部、最高檢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的急風驟雨般、地毯轟炸式的全國性“毒膠囊”大排查“運動”了。
據統計,從建國到改革開放前期,我國的全國性“運動”共進行了70多次(地方一級的運動則要多十倍)。如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運動、三反五反運動、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大躍進運動 、人民公社化運動、愛國衛生運動、農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教育運動、文化大革命運動、“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等等。
或許受此影響,一直以來,“運動”式執法、“運動”式工作部署似乎成為我國各級政府的“優良傳統”,目前還很“流行”很有號召力的要數“愛國衛生運動”,以及“打黑掃黃運動”和“植樹造林運動”等等。還有許多類似運動的做法被冠以其他名銜,如“××工程”、 “××戰役”、 “××攻堅”、 “××獻禮”、 “××突擊”等,而在“運動”的執行與落實過程中,則將“坐鎮指揮”、“打響第一槍”、“兵分幾路”等軍事術語派上用場,于是乎就把本應波瀾不驚的工作導演成了轟轟烈烈的“運動”,把平日里的“當官不為民作主”的不作為,累積成了“欺上瞞下”、“彪炳史冊”的政績。知名學者李津逵將其形容為現代版的“龐統遺風”。
毒膠囊、染色饅頭、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也好,紫金礦業污染、河北香河違規圈地、暴力拆遷、烏坎村事件也罷,這些食品藥品安全、環境污染和群體性事件的集中暴發,應當說,已經不是孤立的事件,與我們的“運動式治國”、“運動式執法”泛濫,給犯罪分子和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已成為一個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
中國的城市化因文革、大躍進等“運動”已經耽誤了三十年,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城市化雖然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也走了不少的彎路,有的城市樂衷于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有的城市則把城市規劃當擺設,一屆政府換一個規劃,有的城市則一味模仿歐美城市風格,導致千城一面……
運動式城市化,表面看上去轟轟烈烈,實際上卻給一些建立在以“違法”為代價“立牌坊”、做政績的為官者,留下了明顯可鉆的空子,因為它具有一定的投機性與周期性。這些為官者明白,只要躲過了“任期”考核,一切便恢復正常,“違法”便可“不究”或無法可究。
盡管鄧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指出:“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也就是說允許在改革的過程中試錯,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我們所剩的時間不多了,我們的環境資源也不允許了。
可見,中國已經不起“運動”式的折騰了,因此,中國的城市化不需要“龐統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