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正努力讓社會管理變得更聰明。未來,市民、企業和政府打交道,所面對的將是一套信息系統。這是佛山市政府和神州數碼共同致力的一個體系,它還試圖串聯起整個城市和社會。
比如,一個“知識庫”將被存入“云端”,它涵蓋了政府對市民提供的所有2500多個服務項目,并對所有流程進行梳理,包括跨政府部門整合。市民用熱線電話、網站、移動終端都能接入,獲取標準化的服務。
與此同時,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贊成佛山成為行政體制改革試點。佛山行至改革新路口,“管制型”政府將繼續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信息化被當作繼續改革的工具支撐,和提升政府社會管理水平的渦輪增壓機。
小而強的政府
佛山信息化建設起步不晚。1999年,市政府大院的各辦公樓就用光纖連接起來。到2005年,佛山各級各類政府已有450個網站。廣東社科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說,佛山在電子政務上的建設一直為全省、全國前列。
3月底,佛山和神州數碼簽署協議,數以億計的資金將在未來投入到看得見的終端、看不見的后臺。一個城市將全城信息化建設“打包”交給神州數碼,這在國內也是頭一回。
據介紹,對于佛山的信息化建設,神州數碼不能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基礎上整合、更新。然而,原有基礎的最大問題是,各部門組建的信息系統相互孤立,形成“信息孤島”。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2007年編寫的《中國公共行政》一書中提到,許多電子政府的建設存在著諸多問題:觀念落后、重電子輕政務、電子政務層次較低、“信息孤島”現象嚴重等。
5年過去了,竹立家告訴記者,這些問題依然嚴重存在。“很多城市是一擁而上,一擁而下,信息平臺搭建好了,但被閑置不用,政府網站沒發老百姓關心的信息,或只發一些無聊的信息。”竹離家認為,很多政府的電子政務流于形式,現在,政府又一擁而上搞政府微博了。
竹立家說,投了幾億元搭建信息化平臺,最關鍵是讓其能發揮作用。這就要求政府必須有一套相應的法規來做強制性的要求。也就是說,技術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于政府是否有心公開透明。
事實上,佛山的信息化步伐在近些年大體和行政體制改革同步。2005年起,佛山再啟新一輪的行政審批體制改革。2006、2008年,佛山相繼啟用針對行政審批、投訴的電子監督系統。
2009年起,佛山市和各區啟動大部制改革。做為省試點的順德率先將職能相近的部門整合為大部門,并試水黨政合署。這時,政府網站紛紛進行一定的整合。
如今,神州數碼佛山分公司總經理龐斌說,他們要做的是在各個“信息孤島”間搭橋,讓公安、民政、工商、人社等部門各自的數據庫能夠相連。前提是這些部門開放各自的端口。
但隨著政府改革的推進,信息化被視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然之選。成建三說,信息化恰好就是政府做各種服務的重要手段,它能讓政務更公開透明,用信息化的方式提高行政辦事的效率。
今年3月底,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來到佛山,佛山申請成為廣東的體制改革試點,獲汪洋支持。汪洋要求佛山市政府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方式改革。“現在政府管著很多不該管的、管不了的事,出現了花了錢出了力、大家都不說你好的情況。”
汪洋的改革思路是“放權”,政府管好該管的,不該管的放給社會,打造“小政府、大社會”。在去年底,廣東已決定從今年7月起降低社會組織登記門檻。
在佛山市和神州數碼的簽約儀式上,李貽偉說,佛山不但要建設“小政府”,還要打造成為“強政府”,而信息化是“強政府”的重要手段。
“城市病”新療法
“將來,你去市場上買一塊肉,就能從肉的二維碼上知道這塊肉屬于哪一頭豬,豬的產地在哪,每天吃了什么飼料,甚至在圈養的過程中有沒有聽音樂都會被記錄下來。”
這是一套將在未來搭建的“肉菜溯源系統”,它通過對肉菜生產、加工的每一個環節的記錄,試圖為困擾城市的食品安全問題提供更好的解決辦法。
盡管在佛山的嘗試帶有試驗意味,但神州數碼的野心是為各種“城市病”提供解決方案,用信息化方式改善各地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而不局限于電子政務。
“城市病”源于人口過多。而佛山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0~2010年間,佛山人口增加了185.6萬,而外來人口在10年間增加了145萬。
這種趨勢將保持下去。佛山市委書記李貽偉稱,佛山產業轉移已無多大空間,加上海爾、一汽-大眾等大型項目的落戶,未來5年,佛山將以每年增加10萬人的速度增至800萬人。
李貽偉說,隨著人口增加,佛山會變成一個大社會,社會管理事務任務加重,而政府職能部門隊伍不可能無限擴編,按“大社會,小政府”的做法,政府將部分管理事務外交給社會組織,但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決策服務的水平與工作效率。他說,信息化建設等于給政府增加編制,或者說給政府加了渦輪增壓機,而神州董事局主席總裁郭就像專職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長。
在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看來,社會服務管理的數字化、信息化是一種大趨勢,它能極大降低政府行政成本。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在公眾、媒體的監督下,政府公開透明也會變容易很多。當然,這沒法一步到位,而要逐步推進。
成建三告訴記者,佛山是一個制造業城市,服務產業并不發達。佛山還是一個組團式城市,每個區都是各自獨立發展的。
但伴隨著城市擴張,佛山的“城市病”在近些年凸顯:交通擁擠、環境污染、住房困難、食品衛生安全、公共服務不足等。
為了解決城市擁擠,佛山交警支隊值班人員要死死地盯住全城主干道交通的實時監控視頻,一旦發現車禍導致堵車,便及時呼叫附近警員奔赴處理。去年,佛山全力以赴搞“創文明城市”。保證交通通暢成為“創文”的政治任務之一。為此,各區紛紛拓寬道路、加設隔離欄、調集交警加班站崗等。然而,交通擁堵現在依然困擾佛山市民。
信息化或能帶來一個聰明的辦法。龐斌說,根據他們的設想,只要匯集實時交通路況,讓每一個綁有數據接收設備的車輛能夠接受到這些信息,并計算出出行最暢通的路線而不是盲目出門碰運氣,那情況或會好不少。
“當前,我們要把佛山現有全部的政府、社會、企業的信息化項目逐步整合到一個統一的平臺上,讓市民更直觀地體驗到智慧城市的各種便利。”郭為說。
龐斌介紹,他們將在佛山打造一個數據共享與整合平臺,整合佛山人口、企業、地理、宏觀經濟等的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再打造針對市民服務、企業服務和政府城市管理的3個平臺。
他把這一平臺比作Apple Store,里面有許多的應用,針對不同城市的需要,創建各自需要的應用,而神州數碼自己有270來套解決方案。他特別指出,他們的系統是兼容的,搭建好了之后可以應用其它企業開發的應用。
這聽起來像是往智能手機上裝軟件神州數碼在佛山搭建的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這一系統整合了城市的各種資源,在此基礎上,再安裝上各種針對“城市病”的應用。
神州數碼希望通過3年的努力,讓佛山市政府、市民和企業一半的事務都能通過網絡方式解決。而據介紹,佛山市此番“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一期將投入8000萬至1億元,后面還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