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孫世英奶奶用青蛙布偶給保姆演示怎么給嬰兒洗澡。她已“培訓”出多名月嫂。新京報記者 周崗峰 攝
家住北京朝陽區歐陸經典社區的孫世英奶奶今年92歲,她有個奇怪的習慣:教保姆“學知識”。十幾年下來,進出她家的近十名保姆有的成了高薪月嫂,有的成了會計,有的還成了英語老師。有老朋友稱贊她,“老樹根深更著花”,孫世英說,自己干了一輩子醫學教育,看著年紀輕輕來家里伺候自己的小姑娘,“直覺得可惜”。
青蛙布偶成教學用具
4月6日,坐在輪椅上的孫世英由新來的保姆小張推著,從市場上買回一個長手長腳的“青蛙人”布偶。布偶是孫世英的“教學工具”,通過布偶模擬嬰兒,孫世英教小張如何給嬰兒洗澡及嬰兒護理方面的知識。
“洗澡時要輕輕按住嬰兒的耳朵,”拿過布偶,孫世英一板一眼地演示,“小張肯學,我會好好教她。”孫世英喜歡“分析形勢”,“以后的孩子越來越嬌貴,掌握專業知識很重要”。這不,小張和老太太相處剛一個月,就有了新夢想:成為一名專業的月嫂。
19年前保姆仍電話求教
小張有她的“榜樣”,19年前給孫世英當保姆的周幫燕如今是一名資深月嫂,周幫燕雖感嘆“工作太忙”,但每個月8000元左右的收入讓她很滿意現在的生活。周幫燕不住地說,“我有今天,多虧孫奶奶”。
孫世英讀書時正逢戰亂,學的是婦產專業。新中國成立后,她先后在北京第一婦產學校(后并入北京醫科大學)和當時衛生部直屬的中央婦幼保健實驗院工作。后來跟隨丈夫下放鄭州,一直從事著婦產方面的工作,離休前是鄭州鐵路中心醫院婦產科醫師。
1993年,剛剛20歲的周幫燕來到孫世英家中。之后的五年,孫世英給周幫燕講護理、講醫學、甚至還講解剖,不諳世事的小姑娘長了一身本事。這些年,工作中如果有突發情況,周幫燕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自己的“義務老師”孫世英,“產婦或者嬰兒出現異常情況,跟老太太一描述,她就能給出解決辦法。”
孫奶奶家的保姆們(部分)
●艾菊:1990年左右到孫家,現為鄭州某初中英語教師。
●周幫燕:在孫家共5年,現在是“金牌月嫂”,月入8000元左右。
●何書娟:2000年前后到孫家,取得專科文憑后,現為公司出納。孫奶奶正鼓勵她繼續考本科文憑。
●李麗:上會計培訓班后,成為出納。
- 對話
“就是不想荒廢了孩子們”
新京報:你怎么會想到要“培養”保姆們呢?
孫世英:我離休之后,身體漸漸不好,不得不請保姆照顧。來的都是十七八歲的小姑娘,我覺得年紀輕輕就伺候人太可惜。教她們學東西時,我能感到(她們)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掌握了一定知識后,她們再踏入社會,生活軌跡就真的不同了,這是特別好的事。
新京報:從你家出來的保姆后來的職業不盡相同,你是怎么發掘她們潛能的?
孫世英:一般保姆來到家里,我都會問她們上過幾年學。早年我在鄭州住時,來過一個叫艾菊的小姑娘,上到初中就出來當保姆了。她跟我說,特別喜歡英語,后來我就給她買了一臺錄音機鼓勵她學。加上我自己有一些英文基礎,就一點點教她。她進步很快,現在在鄭州一所中學教初二英語。對于有基礎的保姆,我會給她們買學習資料,或者資助她們上各種補習班。那些沒怎么讀過書的保姆,我就發揮專長教她們婦幼保健知識。這里面學問大著呢!一個普通保姆每個月掙2000元,但只要懂專業,收入高好多。
新京報:有沒有不愿意學的保姆?
孫世英:也有。那樣也不能強迫。我總說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一個老太太,能做的就是不耽誤人家。
新京報:別人家找保姆都希望呆得長久,你這樣不就總為他人做嫁衣了嗎?
孫世英:我是從苦年代過來的人,年紀大了,做不了什么。但小姑娘們不同,人家本來有改變命運的機會,我把她們拴在身邊,就是害人家嘛!而且她們從家里出去,大多都把我這里當成家。逢年過節還有我生日時,都會跑回來看我,我多了很多“孫女兒”,這也是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