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化進程可以用“浪潮洶涌”形容。這是一波將歷時30年到50年、誰也無法阻擋的浪潮。有一個數據可以旁證城市化進程洶涌之勢:2012年全國春運客流量達到驚世的31億人次。而這個數據在2010年時是25億人次,2005年時則是17.9億人次。這是官方公布的,應該可信。
失去土地的農民只有一條路可走:進城。改革開放之前,城鄉涇渭分明,城市人和農村人同樣涇渭分明,但這種涇渭分明隨著城市化的浪潮,逐漸變得模糊,到目前只有戶籍制度還在提醒人們當年的城鄉之差別。數不清的農村人口大軍向城市推進,而城市的管理者還在延續著城市化之前的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這就造成了今天中國大部分城市,甚至可以說是全部城市,其中包括京、津、滬、穗、渝、寧、杭等,城市管理尚處于粗放型管理狀態。這種狀態至今沒有被城市管理者所深刻認識其危害性,這就更加重了城市化進程所累積的隱憂。
城市管理粗放型,表現在各個方面。交通、環境、教育、生活習慣,凡與城市生活息息相關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管理與現實不配套的狀況。以交通為例,近年來汽車呈倍數增長,但交通管理卻大大滯后,行政手段軟弱無力,許多街道處于無管理狀態。媒體經常播放和刊載交通事故報道,但報道都停留在對事故當事雙方責任的層面,同樣交通管理部門也停留在對事故的處理上,其根源卻無人追究。如果綜合分析,五成以上的事故是由于交通粗放型管理造成的,設施不合理,提示不明確,處罰不嚴苛,再加上新型的城市人不自律,使城市交通壓力與年俱增。實在沒有別的高招了,城市管理者就粗暴地限號限行。這表明,城市管理者從其自我意識上,就沒有從粗放型向精細型轉化、向科學要秩序的自覺。
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型轉化,關鍵在于對人的教育。教育分兩個方向,一是對管理者的教育,包括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增強嚴格執法,科學管理,獎罰分明,樹立典型的意識;二是對被管理者的教育。城市化進程使大量的人涌向城市,形成“村里的去縣里,縣城的去省城,省城的去京、津、滬、深”。城市對這種接納,既應是敞開懷抱的,又應是有所控制的,要對來到城市的新人給予環境保護、交通安全、鄰里互助、勤儉節約、衛生清潔等方面的教育,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期望其自我提高。這是城市管理者的責任。
中國城市化進程還需要20年至30年才能完成。在這期間,至少還有3億以上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管理者應該有預判能力,對城市未來變化有超前意識。在中國,城市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型管理進步,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