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下班后,家庭主婦趙靜都會到離家不遠的市區文化路走一遭,拎上一籃菜,買走半斤肉。
全長不足500米的市區文化路(八一路—建安大道段),每天聚集近300名流動商販。 每天清晨或者黃昏,周邊袁莊社區、許昌學院家屬院、宇華名郡小區等多個地方的居民,都會到這個市場買些蔬菜或肉制品。
2009年11月1日,文化路成為我市首批向流動攤販開放的街道之一。在這里,小商販可以放心經營,既方便了市民購物,也給作為城市低收入者的他們帶來了生活保障。
這兩天, 趙靜到文化路買菜,發現一些破舊的遮陽棚被拆除。這是我市促進文化路管理規范、提升的第一步。
隨著全市“創文”工作的深入開展,繼在全省率先向流動攤販開放23條街道之后,我市城管部門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方法,開始建設全市第一條臨時規范點文明經營樣板路——文化路。
一個小菜攤兒養活一家4口人
盡管出一天攤兒很辛苦,但她心里很安穩,收入也穩定了
3月27日17時30分許,市區文化路人來車往,熱鬧異常。 商販王春鳳穿了一件紅色的薄棉襖,在自己的菜攤兒上忙碌著。
“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兩口子都很忙?!蓖醮壶P一邊賣菜,一邊樂呵呵地對記者說。王春鳳是城郊的農民,十幾年前,她就常蹬著一輛三輪車到市區萬豐路賣菜,從此和城管結下了緣。
“十幾年來,我都是與城管‘打游擊’,靠每天賣菜維持一家4口人的生活?!蓖醮壶P說。
那時,王春鳳除了承受賣菜的辛苦,還要時時防備城管隊員。“在路邊賣菜,我要東張西望,唯恐遇到城管隊員。”王春鳳說,為了生活,她不得不與城管長期“打游擊”。
2009年11月,王春鳳從城管隊員那里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市區文化路允許商販擺攤兒經營了?!拔页闪说谝慌鷣磉@里經營的商販,說起感受就是在這里賣東西安心了?!蓖醮壶P說,盡管出一天攤兒很辛苦,但心里很安穩,收入也穩定了。
“我們一家還是靠這個菜攤兒生活,但生活條件有了一些改善。”王春鳳說,來到文化路經營后,除了解決了一家人的溫飽問題,收入還略有節余。
城管隊員在管理中有啥要求,王春鳳總是積極響應。“到文化路經營以來,我對城管隊員的看法也有了很大改變,以前怕見他們,現在積極配合?!蓖醮壶P說。
但在王春鳳的眼中,并不是每個商販都像她這樣服從管理?!皞€別商販為了一己之利,將攤位擺放在道牙下邊,造成道路擁堵。”王春鳳說,文化路本身就是政府給流動商販開放的經營場所,希望來這里經營的商販都能守規矩。
“創文”促提升,打造文明經營樣板路
“管理要細化,標準要提高,這樣才能讓規范點更加惠民”
市區文化路作為允許商販經營的臨時規范點,已經開放了兩年多時間,目前的管理狀況如何?
3月28日,記者跟隨城管隊員仝建偉,在這條不足500米的路上來來回回走了幾趟,看到的是一片繁榮的景象:近300個攤點井然有序地經營,但也存在攤位占壓盲道、個別商販亂扔垃圾等不和諧的現象。
“市場越繁榮,我們的管理難度就越大?!笔谐枪鼙O察支隊支隊長李柯說,文化路場地的大小與商販增加的數量不成正比、商販經營隨意性比較大等問題,成了城管隊員的工作難點。
在李柯看來,文化路的主要問題就是個別商販不在劃定區域內經營,亂丟產生的垃圾,與我市“創文”的要求不相符。另外,個別商販為了一己之利,占道經營,侵犯了公眾利益。
在一個水果攤兒前,商販李梅正在拆除搭建的遮陽棚?!疤嵘芾順藴饰覀円埠軗碜o,畢竟好環境能帶來好生意。”李梅說,她賣的是水果,如果不設置遮陽棚,經過太陽暴曬,水果很快就蔫了,影響賣相。因此,李梅想到了自己用廢舊材料搭建遮陽棚。“我也覺得影響市容。”李梅說,現在城管部門要求拆除遮陽棚,商販都在拆。
記者了解到,商販們除了想要一個安定的經營場所,還想要一個好的經營環境。而文化路提升管理標準,與商販的想法正好吻合。“管理要細化,標準要提高,這樣才能讓規范點更加惠民?!崩羁抡f。
4個因素,助推文化路成“標桿”
一是整治市容,二是獨特地勢,三是百姓呼聲,四是商販需要
“我們一直都在考慮如何提升規范點的管理標準,最終決定把文化路打造成文明經營樣板路,出于四點考慮?!?李柯說。
一是整治市容。文化路附近小區眾多,面向流動商販開放經營后,方便了市民,但個別商販不守規矩,搭建的遮陽棚破舊不堪,影響市容,明顯與我市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相悖。
二是獨特地勢。文化路南段緊靠許昌高中圍墻,沒有門店經營,具備統一設置遮陽用品的條件。在我市設置的其他臨時農副產品銷售點,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三是百姓呼聲。文化路是一條人流量較大的路,開放經營后,存在商販占道經營、堵塞交通等問題,過路市民對此很有意見,問題亟待解決。
四是商販需要。夏季即將到來,商販賣的農副產品需要用遮陽棚遮擋,不然很容易蔫掉。商販有這種需要。
“我們的原則是多為商戶、弱勢群體想一想?!崩羁抡f,他們先后多次進行調查走訪,與相關商販代表、市民代表進行探討,最終決定拆除道路上破舊的遮陽棚,設置統一的遮陽用品。
李柯表示,文化路等道路向流動攤販開放,一方面是創新,另一方面是在摸索經驗。商販可以放心經營,但應該在服從管理的基礎上有序經營。
文化路是城市管理民本觀念的一個縮影
城市“面子”和商販“肚子”存在矛盾,解決矛盾的“法寶”是轉變觀念
2月20日,省委書記盧展工在我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服務中心調研時,對我市有序的城市管理、整潔的城市面貌表示充分肯定。他還特意提到:“城市管理不容易,要好好研究管理方式方法。比如對待沿街小商小販,不能簡單地沒收,要有堵有疏,讓人家有個合適的去處。大多數小商小販兒弄個小攤擺擺賣個雜貨,都是為了謀生,你們要多關心、多支持、多關注這個問題。”
在市城管局副局長崔克濤看來,因勢利導,提升文化路的管理標準,在引導商販文明經商的同時,安置更多的流動商販入場經營。這不光是城管隊員人性化執法理念的體現,也是城市管理以為人本理念的體現。
自從市城管局提出人性化執法理念以來,城管隊伍中出現了一個又一個柔性執法的案例。比如,每到瓜果上市時間,針對瓜農反映的賣瓜難問題,許昌市城管局要開展“為瓜農服務”活動,在轄區內劃定臨時瓜果規范點供瓜農進場經營,并提前印制、發放“賣瓜圖”,設置瓜農服務崗,提供免費修理瓜車和茶水服務。
也正因為如此,許昌市城管局才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等多項殊榮。
崔克濤認為,在城市管理中,城市“面子”和商販“肚子”常常是矛盾的,而解決矛盾的唯一“法寶”就是轉變觀念,把“服務”放在“管理”前面。
文化路成為文明經營樣板路后,習慣來此的市民趙靜買菜就更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