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韋強在玄武區蓁巷的房子里已經生活13年了,然而年6月底的一天,突然有人敲開他的家門,聲稱自己才是房主,并要求他早點搬走。張韋強震驚之余趕緊找律師調查,這才發現,這套房子的產權在這些年中已經變更了好幾次。而奇怪的是,先后成為“房主”的,竟然還有原房主的妻子和兒子。這起離奇的房屋買賣形成官司后,當事雙方各執一詞,讓案件撲朔迷離。
住了13年迎來“房主”
“這套房子原先是拆遷安置的,因此我當初買的時候,房主還沒拿到房產證。”張韋強說。1995年8月,他與丁正榮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約定以16.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套拆遷安置房。幾個月后他拿到了房子,并裝修入住至今。1997年,張韋強終于將全部房款交給丁正榮,丁正榮出具了一份收條,并作出書面承諾:等房產公司將產權證辦妥,就協助張韋強辦理產權過戶。
張韋強說,在此后的多年時間里,他多次找到丁正榮,詢問房產證是否辦下來,希望能盡快辦證。“但是都沒有結果。”后來,他漸漸也將這事淡忘,直到今年6月底陌生人登門。
在張韋強看來,號稱是房主的不速之客讓他覺得有些荒唐:“我都在這住了十來年了,房主怎么可能是別人呢?”不料一個月后,那個年輕人再次到來,雙方再次發生爭執。這次張韋強不得不報了警。
在警方的調解下,張韋強這才知道,眼前這個名叫胡杰的年輕人,的確是“房主”,因為他持有這套房子的房產證!聯想起當初多次向丁正榮要求辦證未果,他覺得很可能是丁正榮拿到房產證后,將房子賣給了胡杰。他趕緊委托律師調查此事。
房子5年間轉賣了3次
律師的調查結果更加令人吃驚。原來,賣房子給胡杰的并非丁正榮,這套房子已經被賣了不止一次!張韋強還了解到,胡杰竟是丁正榮的兒子!
律師調查表明,丁正榮在2002年7月領到了這套房子的產權證,此前他與于燕已經結婚,與于燕帶來的兒子胡杰一起組建了新的家庭。就在領取到房產證后十來天,丁正榮就將房子出售給一個名叫吳某的男子。
2003年,在買到這套房子一年多之后,吳某將房子又賣給于燕。2007年9月,于燕將房子又賣給胡杰。買到房子后,胡杰也并沒有入住,直到兩年后才來到這里,于是發生了開頭的一幕。
將這些頭緒理順后,張韋強展開了猜測。“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哪有買房子不去現場實地勘察的?”他說,這一連串買賣,都沒有人去實地看過。“我就住在里面,如果他們實地查看,我不可能不知道。”
“還有,為什么丈夫將房子賣給他人,他人卻在一年后將房子賣給他妻子呢?”種種跡象讓張韋強懷疑,這一家人之間的多次賣房行為,并不是真正的房屋買賣,而是有說不清的隱情。
張韋強說,不論那些買賣出于什么目的,他自己早就簽了合同交了錢,應當是真正的房主。為此,他將丁正榮、于燕和胡杰一家三口告上玄武區法院,起訴要求確認他們的買賣行為無效,并協助辦理房屋過戶。
各執一詞是非難辨
法院開庭時,吳某來到了法庭,對法官道出了當初買房時的情況。“我是2002年從丁正榮那里買房的。簽訂協議前,丁正榮與我協商說,他曾經欠張韋強一筆錢,因此早就把房子借給了張韋強居住,需要一年后才能騰空給我。沖著這一點,他減免了我5000元房款。我想來想去就同意了。一年后,我去找丁正榮要求交房。丁正榮說他還沒找到張韋強,我就提出如果一個月后再不交房,我就退房,同時賠償我的損失。”
“就在我們兩個爭執不下的時候,丁正榮的老婆于燕說,用她自己的錢買下這個房子的產權,但這個房子跟丁正榮無關。后來我們都同意了,這套房子我是22萬買的,賣了31萬多,中間的差價算是賠償我的損失。”
而丁正榮在法庭上表示,自己曾經與張韋強一個單位,張韋強還是自己的領導。因為自己欠張韋強錢,才不得不將房子借給張韋強居住。事實上自己根本沒有打算賣房給他。張韋強則堅決否認兩人有過債務糾紛,并堅持認為買賣合同是真實的。
胡杰說,母親從吳某手中買下房子時,自己還沒有成年。后來自己準備成家了,母親原本準備將這個房子送給自己,但是自己考慮到丁正榮不是生父,害怕他們之間鬧矛盾,便堅持花錢從母親手中買下了這個房子。
在庭審中,原被告各執一詞,讓這起官司顯得錯綜復雜,目前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