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看“本能”
時間:2012-03-26 14:05:14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釋果寧
“本能”是生物體最真實、最原始的反映,它是此時此刻身體和心靈產生的需要。植物有植物的本能,它們需要陽光來進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來灌溉,需要泥土來滋養,于是,陽光、水分、泥土就是它們本能的需要。動物有動物的本能,它們需要生存繁衍,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它們就必須具備躲避天敵、獲取食物、交配繁衍的能力。
其實,不光是具有生命的動物、植物擁有本能,就連大自然中的許多物質,例如江河、云、金屬等等,也具有“本能”。河水如果漲勢太強,就會沖出堤壩;云彩積聚到一定厚度,就會變成雨雪;金屬在達到一定溫度的時候,就會改變自己的狀態……其實,這些都是它們的“本能”,只不過我們稱其為“自然規律”或“自然現象”。
萬事萬物都是具有本能,本能是普遍存在、不可抗拒的。如果我們刻意地壓制本能,那么結果將使個體甚至整個自然界失去內在的平衡,繼而產生可怕的后果。試想,如果不給花朵澆水,那么它必定會早死;不給動物食物,那么它們也只有死路一條;如果不讓江河順著它的形勢自由流淌,而是將其“截留”,那么它不斷積累,達到一定力量的時候,就要沖破阻礙、肆意泛濫……
所以說,本能不可以壓制,而是要順應它。
那么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本能又是什么呢?之前我們曾提到過,簡單來講,就是指“飲食男女”。本能是我們當下的需要,是我們此時此刻最直接的反映。
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具有頭腦、心靈和本能三種反映。頭腦是“國王”,心靈是“皇后”,本能是“仆人”,這三者缺一不可。在前面的篇幅中,我們詳細地分析了頭腦和心靈各自的特點、它們之間的區別、以及它們的重要性。在這個世界上,蕓蕓眾生的頭腦世界和心靈世界都是不盡相同的,就如西方人重視頭腦,東方人重視心靈;古人重視心靈,今人重視頭腦;男人重視頭腦,女人重視心靈……甚至在同一環境下的人與人之間都會存在多多少少的差異。
然而,本能確實我們共同擁有的,它是生命中最原始、最本質的需要。不管我們的文化有什么差別、種族有什么不同,人們的本能幾乎都是一樣的。我們在重視頭腦、重視心靈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本能的需要。打個比方來說,每一個人都應該是一個“三角形”,頭腦、心靈、本能就是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我們知道,三角形的結構是最穩定、最牢固的,所以說,只有當頭腦、心靈、本能三者共同支撐,形成一個“三角形”的時候,我們自身才能達到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
在當今社會,人們喜歡表現頭腦,頭腦是外露的;心靈表現出來的是情緒化的一面,是時隱時現的;而對于本能,人們總是想把它隱藏起來。那么我們為什么不愿意顯露本能的“面目”呢?這是因為我們對待本能沒有一個客觀、自然的態度。有人說,人類是高級的、智慧的、文明的,可是人和動物一樣有著“食欲”、“性欲”,我們人類和動物也就有著同樣的本能,很慚愧!
正是因為我們這樣想,所以人們回避本能、隱藏本能、甚至壓制本能。當你越是回避,越是壓制的時候,你的需要就得不到滿足,于是身體就會生病。生理上缺失也會導致心理上的壓抑,那么身心就會處于一種分裂的狀態,使我們苦惱、不幸福。我們人類確實是文明進步的,可是人類畢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本能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是神圣莊嚴的。我們要正確地面對本能,處理好本能的需要。
用禪的態度來對待本能,我們的身心才能達到和諧。
在禪看來,“性”有什么不好?男歡女愛又有什么不好?正是因為有了“性”,愛情才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夫妻之間才有了一種和諧,生活中有了許多快樂,人生也獲得了更多的喜悅。人們的身體也正是因為有了“性”,才達到了一種平衡,避免了許多疾病。更重要的是,正因為有了“性”,我們人類才得到延續。生命的河流要繼續流淌,種族需要延續,文明需要傳承,所以我們就要不斷繁衍生息。
我曾經遇到了這樣一件事,希望大家能從中領悟禪對待本能的一些哲理。
我當年在出家之前,一直從事著南普陀慈善基金會的工作,經常到各地救災。有一次在去往災區的途中發生了一件事——
我坐的是火車臥鋪,我本身又喜歡打坐,就在下鋪打坐。我的對面是一個先生,他看見我是一個和尚就有些好奇,不停地看我,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問題要問我。因為我在閉目打坐,出于禮貌,他一直沒有機會開口。當我睜開眼睛喝水的時候,他終于抓住了開口的機會。
他說:“我想問您一個問題,不怕得罪您……”
我說:“您得罪不了我,有什么問題請問吧。”
他說:“如果大家都像你們一樣做和尚,做和尚又不能結婚,那我們人類遲早不就沒有了么?”
他的這個問題問的很尖銳,我想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為此迷惑。
我反問他:“先生,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他回答說:“我是一個醫生。”
我說:“很好,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做醫生,那么我們這個社會就會全是醫生,其他行業也就不存在了,沒有了各行各業協同配合,我們社會還怎么發展?社會停歇不前,猶如一潭死水,那么我們人類生存其中,最終不是會滅亡么?”
他聽我這么回答,便無言以對了。
我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你選擇做醫生,我選擇做和尚,每個人都有他的愛好和選擇,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選擇,我們的社會才豐富、生動起來。蘿卜有蘿卜存在的價值,青菜有青菜存在的道理,蘿卜和青菜不會互相影響,反而因為它們共同存在,我們才獲取了更多營養。社會也是一樣,因為有各個行業,所以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
我告訴他,每個行業都有它的價值,并不因為我做和尚就要大家都來做和尚。我們和尚不結婚,這是因為修行的需要,但是我們并不否定婚姻以及人們的本能需要。我們看待本能是一種順應的態度,也是一種尊敬的心情。
這位先生聽了我的解釋,比開始明白了一點。但是他見沒有問倒我,有些不服氣,于是又提了一個問題。
他說:“你們做和尚多好啊,整天什么事兒也不用干,出門還有臥鋪坐。”
他想激怒我,可是我笑著問他:“先生,醫生是你的職業,你做醫生有沒有報酬呢?”
他說:“當然有了,我們有工資啊!”
我說:“你是醫生,可是你清楚嗎,和尚也是“醫生”啊!你醫治的是人們的身體,讓人們擺脫身體上的疾病,不再痛苦。同樣,我們‘醫治’的是人們心靈上的‘疾病’。作為人們心靈上的醫生,所以我們也是有報酬啦!”
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都離不開兩方面,生理和心靈。身體上的痛苦固然是需要清除的,可是心靈上的痛苦同樣不能忽略,因為如果你在精神上有“疾病”,不能讓心靈自由,于是,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消極頹廢,苦悶煩惱,反過來還會傷害你的身體。作為和尚,我們是要去解開你心靈的枷鎖,幫助你消除迷惑和煩惱,給予你關于人生的啟迪,使你重新樹立起對于生活的希望。所以說,和尚是心靈的醫生。
他聽了我的話,終于心服口服了。
禪對待本能,是一種順應,順應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哲學。對于本能,我們千萬不要去壓制它、克制它,餓了就去吃飯,渴了就去喝水,困了就去睡覺,需要“性”的時候,就去滿足“性”……這是一種自然和諧的本性,并不是什么恥于面對的。本能是當下的需要,滿足當下的需要,心中才會升起真實的喜悅,這也是本能的喜悅。所以,禪對待本能是一種接受,是不拒絕的態度。
這是一種平和順遂的心態,但是,我們不要執著于滿足本能的需要。刻意執著滿足,會使本能的需要變質,在無形中便成了你的“欲望”。在饑餓的時候去吃飯是為了滿足飲食的需要,但是當你執著于“吃”,吃得奢侈、吃得鋪張、吃得無度的時候,身體未必能夠承受,也許它還會生病。同樣,你的心靈也未必能夠獲得幸福,或許還會沉溺在“不滿足”的憤懣中。所以,不要過分執著于本能,否則你的身心同樣會失衡。要明白適可而止,有節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