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社會辦主任宋貴倫做客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對話一把手”欄目。他透露,北京即將推廣居住證制度,實現對城市實有人口的服務與管理。此外,今年,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也將在全市推廣,利用網絡地圖了解百姓訴求,再通過信息技術,實時通知相關部門盡快解決。
居住證
推進工作正加緊研究
“按照‘十二五’規劃,未來要打破戶籍、人群和地區的界限,逐步實現社會保障的全面覆蓋。”宋貴倫表示,未來,北京對于人口的服務與管理,將逐步脫離簡單的戶籍管理模式。
日前,國家相關部門也發布信息表示,將在全國推行居住證制度,今年可能逐步實施。“北京應當走在前列。”宋貴倫稱,北京很快要推廣居住證制度。“不是簡單地靠戶口本和暫住證管理,而是實現對實有人口的管理,然后逐步實現各類人群的全面覆蓋。”
今年北京“兩會”上,北京市副市長劉敬民表示,北京已經圍繞流動人口分布、工作情況、具體困難、享受公共服務現狀等情況開展居住證政策的前期調研,今年年內,居住證政策有望出臺,并在全市范圍內全面鋪開。
網格化服務
年內覆蓋全市2000社區
宋貴倫介紹,社區“網格化”服務與管理模式,今年將重點向全市推廣,力爭兩到三年內實現全市覆蓋。
2011年,東城、朝陽和順義三區率先試點社區“網格化”,取得良好的社會管理效果。
社區“網格化”,即利用網絡地圖和信息化技術,將社區內的人、事、物、組織納入細分的網格,并通過網絡支持的大屏幕,呈現給區縣政府、街道、社區三個層級的服務與管理部門。
宋貴倫介紹,力爭在今年年底,在全市搭起社區精細化服務與管理的“網絡”。每個社區再根據各級實際情況,采集公共服務項目、內容,居民家庭狀況等大量數據,完善“網格”信息,壯大服務功能。
在管理模式精細化的同時,北京市社會辦牽頭各相關部門,為社區提供的60項基本公共服務,今年也將根據每個社區的具體情況,“按需補缺”,實現全覆蓋。
宋貴倫說,今年,北京市將完成第二批1300多個社區的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實現全市2000個社區的居民,都能就近享受到政府提供的60項基本公共服務。明年,社區基本公共服務將覆蓋全市所有的2772個城市社區。到2020年,北京城市社區,均能構建起基本公共服務“一刻鐘服務圈”。
舊房改造
同步更新公共服務設施
北京市剛剛啟動的老舊小區整治改造行動,因涉及居民眾多,備受關注。宋貴倫表示,在舊居民樓進行抗震節能改造的同時,北京市也會出臺具體措施,同步對老舊社區的公共服務設施進行改造,解決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難題”。
除老年餐桌等便民服務之外,今年,北京還將繼續推廣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共設施向社區居民開放。“廣電總局的食堂就提供給社區居民使用”,宋貴倫表示,像這樣有條件的社會資源都會向公眾開放。
此外,宋貴倫稱,北京市還將逐步騰退社區內被占用的地下人防工程,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