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們慶祝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帶來巨大發展的時候,人們也深切地感受到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如生態環境的破壞、發展的不可持續、人的幸福感缺失和社會建設的缺位等等。要走出一條經濟低碳、城市智慧、社會文明、生態優美、城鄉一體、生活幸福的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需要掌握“大時空”觀這一新工具。這里,“大時空”所講的時間,是將時間拉長之后所展現的具有無限長久性的時間;“大時空”所說的空間,是將空間擴大之后所展示的具有無限廣闊性的空間。掌握“大時空”觀這一新工具,有利于我們告別“GDP主義”,更好地關注社會民生,向新型城市化發展道路邁進。
一、“大時空”觀的認識功能:超越肉眼以開通天眼
中國古代思想家王陽明在12歲時曾寫下奇思妙想的如下詩篇:“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這首詩在語言上也許難掩稚嫩,在思想上卻透露出偉大。因為它為世人貢獻了一種認識世界的工具:“眼大如天”的“天眼”。
天眼作為認識工具,就是用長久、廣闊的眼光看世界。用長久、廣闊的天眼看世界,就能看到肉眼看不到的問題。比如,發展是硬道理。但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則是違反了大道理:一方面,用長久的眼光來觀察,不可持續的發展其實是寅吃卯糧,今人斷絕了后人生路;另一方面,從廣闊的視角去認識,不可持續的發展其實是弱肉強食,人類扼殺了其他生靈。這就要求我們在講發展的硬道理時,更要講可持續的大道理,要用“可持續”將“發展”管起來。
一旦認識到環境的重要,也就意味著我們用天眼拓寬了自己的視野,突破了自身的局限。于是,我們在背靠文明的時候就能保持冷靜,在面對自然的時候就能保持謙卑。
二、“大時空”觀的經濟功能:超越地利以關注天時
肉眼關注近功,強調的是急功近利的“地利”,天眼關注遠德,強調的是風調雨順(生態平衡的表現)的“天時”。《莊子》一書曾描述過一位道家人物的治理之道,其效應是“日計之則不足,歲計之則有余”。意思是說,從短暫的時光來計量,它可能會產生物用不足的問題;從長遠的時光來計算,它卻能實現自然的生生不息,物產的豐饒有余。據說,抗日戰爭期間,有人曾提出“中國文化救中國不足,救世界有余”的觀點。這里所說的中國文化,主要是儒道互濟的文化。相對于西方文明,這種儒道互濟的文化較短于改造自然和世界,卻較長于適應自然和世界。在人類環境遭到破壞的今天,我們有必要發掘中華文化資源,在追求地利、近功的時候,更關注天時、遠德。
三、“大時空”觀的社會功能:超越人意以體現天意
民主是社會建設的目標。但是,產生于西方的西式民主所能表達的民意卻具有一時一地的時空局限。一方面,西式民主僅是一代民主(即最多只是當代之人進行投票),而非世代民主(即包括當代與后代的世世代代的人們都來參與投票),從而具有時間的局限性,反映的只能是“一時”的民意。另一方面,西式民主僅是一國民主,而非全球民主,從而具有空間的局限性,反映的也僅是“一地”的民意。由于西式民主表達的僅是一時一地的民意,所以,充其量也只能說是反映了人意,而不能說是反映了天意。
天意就是能夠反映時間的長久性和空間的廣闊性的那個意愿。說得更直白些,天意就是代表最廣大(空間廣泛)人民的根本(時間長久)利益的意愿。
在有了民意(或人意)之后再引入天意的概念,可以提醒我們認識到現實民主的不足。例如,一些有利于生態環境和子孫后代的環保方案之所以不能推行,就因為這些國家的政府如果推行這些妨礙經濟發展的環保方案,就可能在下屆選舉中因違背民意而落選。在不可持續發展造成“強者擠壓弱者,今人剝奪后人”的今天,找到一個能夠表達天意并發揮其作用的機制,是一項重大課題。
(作者為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