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成為創新的主體最重要”
——訪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
2012年,中國的科技改革和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國際上,世界主要國家不斷強化創新戰略部署,圍繞知識、技術和人才等創新資源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國內,經濟發展長期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依然突出,從資源和投資拉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壓力增大。
“大道理就不講了,我希望談談身邊的事。”在接受光明日報記者采訪時,萬鋼委員臉上依然是慣常的謙和微笑。
記者:目前我國科技創新的能力表現如何?
萬鋼:實施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能力快速提升。去年,全社會的研發經費達到8610億元,其中企業投入占到70%以上,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地位正在形成。從科研產出方面來看,我國科學家的論文被引用數上升到世界第7位,也就是說,中國科學家對知識創新的貢獻已經逐步為世界所承認。此外,我國的有效發明專利數位居世界第三,技術交易市場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去年更是達到4760個億——這說明,知識產生的成果正在向技術轉變。
但是,“陽光”背后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問題。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科技與經濟結合的問題,即科技怎樣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特別是產業變革。科技與經濟結合的第一點,就是要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決策者,成為研發服務、研發組織活動和研發成果推廣應用的主體——這也是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最重要的一點。要為企業創造一個平等競爭的良好環境,特別是小微企業,要給予特殊照顧。這需要加緊產學研的結合,使基礎研究、技術創新、成果推廣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有機地融合起來。
記者:在產學研結合方面,我國目前有沒有好的探索或實踐形式?
萬鋼:科技體制改革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讓產學研真正緊密地結合起來。目前,我們的院所和企業形成了很多聯合體,它們之間的“圍墻”正在一塊塊地縮矮;同時,一些新的創新組織也發展起來,當然,它們的目標并非生產某種產品,而是如何使更多的人享受到創新,如何為不同的行業提供先進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就建立了一個研究院,把周邊幾千個中小企業聯系起來,嚴格按照產品升級和管理要求進行當地適用性研發,再回到大學進行專業研究——這就打破了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的“圍墻”。這是一種新的組織方式,你很難把它叫作研究所、大學或企業;但是這種新的產業組織符合我國改造升級產業,是一種新型服務。
從歷史經驗來看,每個產業的改造升級,都會或多或少產生勞動力“擠出”效應,但同時產生的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科技創新類現代服務業)又可以吸收大量勞動力。所以,二、三產業的結構調整必須同步進行,這樣既可以提升整個服務業的勞動力水平,又可以通過結構調整很好地解決就業問題——這是我們不同于資本主義國家的解決思路,是國家轉型升級的關鍵點,也是我們在科技與經濟結合方面需要解決的問題。
記者:談到利用科技手段促進農業發展,很多人認為無非就是培育幾個農業新品種。問題有那么簡單嗎?
萬鋼:“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以保障食品有效供給。農業科技生產力首先表現在良種方面,其次表現為良法耕種,第三是機械化。其實還有第四種表現——深加工,即交易組織系統、商業模式。其中,種業在農業科技進步中所占比率大概是52%,農業機械化也比較高,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要低一些。需要強調一點,農業的現代化與城鎮化、工業化三者應協調發展,任何一者突進都會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這也是為什么在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必須反哺農業。
因此,農業科技創新應該是全方位的,并非培養幾個農業新品種那么簡單。而且,隨著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還要靠農業科技人才,這又涉及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問題。
記者:在加快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過程中,科技人才如何才能更快地成長?
萬鋼:在得到一個系統、完整的教育后,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承擔任務,因為“駿馬一定是在草原上跑出來的”。我國的農業科技一直發展比較快,農業科技人員貢獻很大,就是因為他們扎根大地,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從青年人開始“育苗”,讓他們及早承擔科研任務、創新任務,敢于壓擔子、擔責任,他們就一定能成長起來。此外,還有一個多元化人才的引進問題。今后引進人才,我想不光要引進留學生人才,還要引進不同膚色、不同文化的全世界科技人才,這對于創新的多元化和思想碰撞很有幫助。
(光明日報記者 張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