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山: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民工荒”不是真的“荒”
記者:探討農民工問題,離不開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全球化中的“中國模式”這兩個大背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范圍的農民工流動可以分成幾波?
張曉山:不如按代來劃。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打工族是最早的改革開放親經者。之后,改革開放逐漸向沿海其他地區、內地擴展,農民工隨之流動。隨后是梯度發展戰略(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農民工“凡是能出去的都出去了”。
記者:三十年來,農民工的工價變化趨勢如何?
張曉山:總體往高走。人力資源和勞動社會保障部稱,2011年外出農民工平均月收入2049元,比上一年增長21.2%。
勞動力從無限供給轉向有限供給,工資必然上漲。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時,如1997年、2008年金融危機,就可能停漲。
記者:當前的“民工荒”是真的“荒”嗎?
張曉山:要具體分析。中國勞動力絕對供給量有富余,但很多企業,如服裝、電子企業,對勞動力有特殊要求,有的有年齡限制,有的只需要女工。這種特殊的勞動力供給量很有限。
記者:還有別的原因嗎?
張曉山:還有勞動力多元化的問題。16歲到64歲的勞動適齡人口,不一定都能轉化為企業真正可用的勞動力。第一,有的勞動力已經四五十歲,有些工種不要他們。第二,有些勞動力留守,如留守婦女,照顧老人小孩,頂多在本村打點零工,缺乏流動性。城市保姆漲價,就是因為農村婦女出不來。
所以,中國總的勞動力有富余,但不同工種有特定的需求,供給和需求不配套。即使有供給,有時也缺乏流動性。怎樣使供需有效對接,是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
記者:沿海和內地的“民工荒”有什么不同?
張曉山:沿海更多是因為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內地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真正的青壯年勞動力供給有限。因此,四川、重慶這些西部領頭地區,在擴張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結構性“民工荒”。
農民工的談判地位提高
記者:“產業轉型”說了多年,沒有實質改變,為什么?
張曉山:創新很痛苦。傳統產業鏈條已經建立,要轉成高附加值、高科技、能耗小的鏈條,從源頭到終端,都需要相應的配套。要不斷磨合,要付學費,風險和不確定性很大。老的模式還沒被逼到死胡同,企業就寧可走老路。
地方政府的GDP崇拜的觀念也根深蒂固,干部考核體系沒有根本轉變。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往往停在表面。
記者:所以金融危機一發生,地方政府立刻喊“產業轉型”,轟轟烈烈培訓農民工;危機一過,動靜就小了。
張曉山:這是地方政府公司主義造成的。書記成了董事長,領導班子是董事會成員。它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既是動力,也是阻力。政府本來應該改善民生,提供福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現在第一職能成了抓經濟,顯然錯位。
地方政府互相競爭,長三角與珠三角互相競爭,長三角內部互相競爭……不惜一切代價吸引外資。它短期見效,從長遠來看,卻犧牲環境和工人福祉,破壞環境。
這幾年勞動力從無限供給變成有限,農民工的談判地位相應提高,能用腳投票。地方政府不僅要考慮吸引資本,也要考慮吸引勞動力了。農民工工資上漲,逼迫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首超農村人口,這個調位意味著什么?
張曉山:有人說這是轉折點,我覺得意義沒有這么大。而且城鎮增加的并非全是農民工。城鎮人口成分復雜,有城市戶口居民、住在城市的本市農業戶口居民、外來城市戶口居民、外來農業戶口居民。
記者:其中有多少農民工被“半城市化”、“偽城市化”?
張曉山:國家統計局調查,2010年有兩億四千多萬農民工,其中離開本鄉鎮的一億五千萬(跨省的六七千萬)。計算口徑不同,根據有關資料,2009年按戶籍統計和按常住人口統計的“城市化率”,相差約12個百分點。非本城鎮戶籍的城鎮常住人口約為16017萬人,按照最保守的估計,被“半城市化”、“偽城市化”的農民工,至少也有五六千萬。
記者:農民工無法融入城市,有哪三個關鍵原因?
張曉山:一、享受不到社會保障。二、享受不到基本公共品供給,如教育、住房。三、人力資本的素質問題。
記者:新生代農民工逐漸成為農民工主力,如何看待他們自身素質和職業期望間的差距?
張曉山:不能統一而論,但其共性是:生在改革開放后,吃苦耐勞、艱苦奮斗方面差一些。希望自己工資高,待遇好,又不愿長時間勞動,看著別人掙得多干得少,心理不平衡感很強。
這也與全社會精神家園荒蕪、核心價值體系未真正樹立有關。整個社會都沒有的東西,90后怎么會有呢?必然迷茫。這種迷茫和他們特殊的社會地位、特定的歷史環境結合,就出現了這個群體的很多特性。
記者:中國教育在職業教育領域有什么缺失?
張曉山:高校擴招是有弊端的。中國不光需要高等教育,也需要職業教育。文革前,有的九級工工資一個月100塊錢,縣委書記只有98塊錢。改革開放之后,形成一種傾向:只要是白領、坐辦公室就是好的。這是極端錯誤的。
德國的學徒制和職業教育非常健全,培養出的高素質藍領受尊重,收入高。所以要改變農民工的素質,就要抓職業教育。
農村教育是短板
記者:你在全國調研,農村和十年前比,有什么改變?
張曉山:客觀來說,隨著農業稅取消,對農業補助增加,農村合作醫療、免費義務教育發展,農村情況正在向好發展。
但在人力資本培育方面的努力還不夠。在寧夏一個村與村里婦女座談,有個二十多歲的農村婦女對我說,農村有服裝裁剪技術培訓,但她學不會——她沒上過學,看不懂尺子的標度。
制度建設也欠缺。部分學生寄宿學校,吃干饃、咸菜。免費午餐計劃確實有幫助,但在中國,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在印度,最窮的地區也有免費午餐計劃,標準較低,但有制度保障,每個學校配一個專門的廚師、還有一個幫工,保證孩子吃上熱食,哪怕只是糊糊。
中國十萬億元的財政收入,再加上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等,各級政府總共的收入占GDP的1/3還多,錢很多,關鍵是如何花在刀刃上。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記者:有人呼吁逐漸取消“農民工”稱謂,你如何看?
張曉山:關鍵不在詞,而在于做什么。農民工不是同質而是異質的,不同情況的農民工發展走向不同。我們應創造讓其自由選擇、發揮潛能的環境。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戶籍改革,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推進陽光普照的公共財政,在這樣的大格局之下,“農民工”的稱謂才會逐漸成為歷史。
記者:改革動力從何而來?
張曉山:好改的都改了,現在是攻堅階段,但越不改,往后越難改。改革者需要革自己的命,拿既得利益開刀,壯士斷腕。早做比晚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