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年輕干部尤其是80后干部的升遷,很容易引發一些人的質疑。從有些人認為其升遷背后必定有“見不得光”的“幕后交易”,甚至發展成為一種“習慣性猜想”——只要有年輕干部破格提拔,背后必定有“貓兒膩”。因而,有網民盡可能地“人肉搜索”年輕干部的家庭背景、社會關系等,以期通過蛛絲馬跡的發現,來驗證自己的主觀判斷和猜想。
質疑年輕干部的升遷,當然是公民行使自身監督權、話語權的一種形式,原本無可厚非。并且個別年輕干部升遷背后,的確存在一些不規范的地方,本身就容易成為媒體追逐的線索。隨著輿論曝光,這些現象在民眾的“圍觀”中被糾正和規范,對于促進廉政建設,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無疑大有裨益。
然而,當相當多的人對年輕干部的升遷陷入一種群體性“習慣性猜想”時,就令人擔憂了。缺乏真憑實據的持續質疑,上挖三代的“人肉搜索”,不僅會對那些靠自身真本事上來的年輕干部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可能阻礙干部人事工作改革的發展。難道網民們真的希望重新回到論資排輩的“舊軌道”嗎?
筆者認為,消除對年輕干部升遷的群體性“習慣性猜想”,必須廓清干部年輕化政策的深刻內涵,并建立起普遍性的制度支撐。當務之急就是要建立健全程序公開、操作透明、公平公正的干部選拔制度,并嚴格執行。對選拔干部的相關情況,敢于公開,對公眾質疑要及時回應。一味地閃爍其詞或保持沉默,只會激發一些人的“合理聯想”。
消除“習慣性猜想”是社會公眾的責任。面對網上各類傳言,每一個人都應該用理性思維去思考、去判斷,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只有客觀冷靜地對待年輕干部的升遷,我們才能真正為年輕干部的成長創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