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資源環境正面臨著嚴峻考驗。首先,以太湖、滇池、巢湖為首的地表水源藍藻肆虐,盡管國家已投入巨資加大治理力度,但形勢依然嚴峻。同時,地下水資源危機也正悄然降臨。以北京為例,近年來,北京市供水的2/3來自地下水。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局長魏連偉在會上表示,地下水的嚴重開采,已造成地面沉降,最大沉降量已達1000毫米。此外,地下水水質也存在隱患。美國科學院院士許靖華認為,地下水污染的“元兇”是污水處理廠,而并非傳統觀念中的化肥,像地下水中的亞硝酸鹽主要來源正是污水處理廠。據了解,我國的污水處理排放標準僅對總氮指標進行了限定,而對亞硝酸鹽指標并未做明確說明。亞硝酸鹽的存在會使正常細胞發生癌變,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
會議還組織與會代表參觀考察了稻香湖生態酒店和集成水路稻香湖示范項目。許靖華院士在現場向大家講解了集成水路的具體技術,并在總結講話中對其研究的飲用水中亞硝酸鹽污染與癌癥腫瘤的關系及其預防控制技術發表了個人看法,希望能繼續與相關單位進行合作,解決好飲用水與健康問題,為國家爭光,為人民服務。
對于水污染的治理,許靖華指出,應從全球生態角度著手,而不應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提出了溫室氣體二氧化碳與水體大敵藍藻之間的“廢廢相克說”。
所謂廢廢相克,即是把二氧化碳融入水中以降低水的pH值,從根本上抑制不適宜弱酸環境的藍藻等污染藻類的生長,而促進適宜弱酸環境的硅藻生長。硅藻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包裹”水中污染物沉降至水底,達到水體凈化的目的。同時硅藻又可作為魚蝦的“糧食”,使二氧化碳“固化”。 許靖華表示,此項技術可實現廢氣和廢物的循環,從而實現城市污水和溫室氣體的綜合治理。
與會的專家學者對當前水環境形勢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對目前的技術政策及相關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許靖華院士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紛紛表示:許靖華院士發明的集成水路系統,基于水循環的全新理念,以飲水健康為目標,以藻類治理為全新思路的解決方案確實對解決當前我國及世界上水環境存在的一些問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他提出的“以藻控藻”、“以魚養水”、“以氣治水”的理念不失為一種簡單、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云南滇池、蘇州太湖、黑龍江五大連池及更多水域的問題,如果能在大范圍加以推廣將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功勛大業。
據了解,該技術已在北京玉淵潭、翠湖濕地、稻香湖景酒店以及廣東東莞等地應用并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