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的持續上漲或高位徘徊,對城市的物價和生活成本上漲的負面影響深遠。目前高房價已成為拉抬城市的生產和生活成本的最大動力,使城市物價面臨單向上升的危險,也削弱城市的競爭力,損害居民的幸福感。
中國的城市人口在去年已超過半數,表明工業化、城市化步伐正在加快。這幾乎成了經濟增長的潛在動力。然而,在房價上漲、物價高企、生活成本與生產成本持續攀升的情況下,城市化的前景將會如何?未來城市的競爭力又將怎樣?這是個問題。
在展開分析之前,不妨先看一組數據。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截至去年12月,上海的生活成本已超過紐約排在全球第42位。這是該雜志對全球 131個“昂貴城市”所做的調查。在這份調查中,紐約排47,北京排59,排在上海前面的國際知名城市還包括蘇黎世第1、東京第2、巴黎第6和倫敦第17 等。這意味著什么?
又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與上年同比下降的僅有9個。幾大一線城市的漲跌情況分別是:北京同比 上漲1.3個百分點,環比下跌0.2個百分點;上海同比上漲2個百分點,環比下跌0.4個百分點;廣州同比上漲3.1個百分點,環比下跌0.5個百分點。 這表明,北上廣的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依然堅挺。
再看二手房情 況。去年12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與上年同比價格下降的有29個城市。其中,具有指標意義的北上廣二手房價格也相當堅挺:北京同比下跌2個百分點, 環比下跌0.8個百分點;上海同比上漲1.7個百分點,環比下跌0.4個百分點;廣州同比上漲2.1個百分點,環比下跌0.4個百分點。
另外,還要看一下物價的情況。去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5.4%。其中,有4個月在6%以上,4個月在5%以上,4個月在4%以 上。最高的月份是7月,同比上漲6.5%;最低的月份是12月,同比上漲4.1%。最新的數據是,今年1月CPI又上漲了4.5%。今年物價形勢并不樂 觀。
把這三類數據羅列在這里,能看出什么?又想說明什么呢?
第一,高房價是拉抬一座城市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最大動力。上海、北京這類城市近兩年之所以迅速加入世界“昂貴城市”行列,與前幾年房價的無節 制上漲有關。就一個城市來說,無論是居民住宅還是商業用房,如果被過度炒高的房價脫離了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及商務水平,那么必然會造成當地居民 生活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商務成本的大幅增加。
第二,高房價還是一座城市物價持續上漲的標桿,百價都會向它看齊。由于居民住房和商務用房都有很強的剛性,因此房價一旦被炒高,無論是企業還是 個人都要想辦法把這部分成本消化或轉移出去。對企業來說,就要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攤薄成本;對員工來說,就要爭取提高勞動報酬來平衡收支。這就容易造成整 個社會的物價上升,加大通脹壓力。
第三,高房價又具有促使物價單向上升的危險。因為,當房價持續上漲時,會刺激居民和企業產生財富的幻覺,進而盲目投資和盲目消費,推動價格上 漲。當房價在過度上漲之后出現波動或下跌,已經被刺激起來的消費習慣并不會隨之改變,相反還會導致投機者轉移投機對象,炒高其他商品。這種物價單向上漲的 危險很難排除。
第四,當房價和物價持續上漲或在高位徘徊時,它對一座城市的直接傷害就是會削弱其競爭力,損害其居民的幸福感,導致這座城市走向衰退。一座城市 如果因其生活成本與商務成本太高,不能吸引其他創新因素加入進來,沒有新的經濟增長點,不能創造就業機會,很有可能會觸發一系列社會矛盾,導致其發展停 滯。
因此,這兩年之所以要摁住部分地區房價過快上漲的野馬籠頭,其目的不只是針對房地產市場,更重要的是關乎未來發展會不會陷入大起大落的泥潭。以上海為例,2010年人均GDP才1萬多美元,同期美國人均GDP為4.8萬美元,現在賺的錢比別人少,生活成本卻大幅上升,這對上海并不是一件好事。
由此來看,城市化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簡單。管理一座城市,就要牢牢地把房價和物價控制在合理區間內,這不僅與當前的民意有關,更關乎經濟發 展的長久大計,一點也馬虎不得。當然,在管控的手段上是否能藝術一點、柔性一點,避免“一刀切”而傷及無辜,這是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