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02-17 00:26:13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邵寧
灰色的磚墻、拱形的牌樓、暗紅的門框,一條“石庫門弄堂”里赫然可見“承德坊”三個大字。客堂間、八仙桌、青花茶具,可以在此喝茶、聊天、看書、打牌、上網……這是一家懷舊的茶坊?還是一家老上海風情的會所?都不是。這是楊浦區延吉街道第二老人日間服務中心,堪稱滬上“最時尚的托老所”。
每天,有數十名老人來此活動,還有的子女每天開車送老人來這里。因為名額有限,有很多老人排隊等著“入托”。
“入托”后生活很有趣
81歲的忻月娥獨居已多年。她平時自己買菜、做飯、打掃衛生,燒一次菜要吃一個星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感到力不從心。兒子女兒接她去住,她又不習慣。66歲的張阿姨是位退休的工程師,和兒子一家同住在歐洲豪庭小區,白天兒子媳婦上班,老伴去圖書館,她感到寂寞,心里空蕩蕩的……
去年,忻阿婆和張阿姨先后來到這里“入托”。生活一下子發生了很大變化。每天早上,她們步行10-15分鐘來到這里,先量血壓,然后大家一起做操、唱歌、做游戲。10時半休息,張阿姨去網吧瀏覽新聞、看照片,打會兒“憤怒的小鳥”和“植物大戰僵尸”游戲。中午11時開飯。吃完午飯,大家在躺椅上午睡一會兒。醒來后吃點心,然后分成不同的“興趣小組”,做手工、下棋、看書,各得其所。樓上多功能廳還經常放電影,最近還放了《金陵十三釵》。這樣,很快就到了下午4時的回家時間。
昨天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里總共200多平方米,分為博覽苑、棋苑、牌樂坊、網吧、年華影院等不同的功能區。午餐是隔壁敬老院食堂提供的,昨天是蝦仁炒蛋、香菇肉絲和青菜,老人都說味道好。
中學生教老人打“僵尸”
托老所的管理由知行社工師事務所負責,社工金慧華是個小伙子,和老人相處卻非常有耐心,他和兩位志愿者想出種種有趣的活動,吸引老人動手、動腦,甚至還給老人排演小品。金慧華說:“我們的目的是讓老人延緩衰老,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托老所還常常有中學生來和老人聊天。張阿姨說,“植物大戰僵尸”就是延吉初中的學生教她玩的。這樣一個場所,“托費”卻是平民價——每月僅200元,包括午餐。“阿拉的‘幸福指數’一下子提高了!”忻月娥說。
張阿姨還告訴記者,現在小朋友上學有爸媽轎車接送,這里88歲的戴春蘭老人,也有這樣的待遇,兒子和女婿每天輪流開車送她來這里。
“社區托老”成新方向
延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徐佳告訴記者,像這樣的老人日間服務中心在延吉社區已辦了3個。由于登記等待“入托”的老人眾多,最近考慮將第二托老所改建一下,完善洗手間等設施,今后可接納更多的老人。
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上海,“空巢老人”越來越多,也有些老人像張阿姨那樣,雖然和子女同住,但同樣有融入社會的需求。對于這樣的老人,養老院不一定適合,而“社區托老”則是一個很好的方向。在這樣一個離家不遠的場所,既能解決吃飯問題,又能找到伙伴,豐富多彩的活動可滿足心理、精神的需求。而社會組織的加入也使為老服務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