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年前,職工群眾對樓房是不敢有太大的奢望,這個距哈密市有100余公里的邊遠農牧團場,雖然擁有耕地面積4萬余畝,但是,由于該場屬高寒冷涼氣候,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無霜期只有40天左右,所以,只能播種大、小麥等單一的農作物,因此造成團場經濟效益低、職工收入低、城鎮化建設程度低,“三低”現象困擾著團場職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響了團場的城鎮化建設,大部分的職工只能住在土坯房子里。
西部大開發的號角吹響后,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團場的面貌有了新的變化,尤其是2008年以后,在農場黨委的努力下,大力發展以工業帶動農業的模式,調整產業結構,由單一作物發展為多種作物,即在種植大、小麥的同時,還種植馬鈴著、胡蘿卜等,學會多條腿走路,逐漸改變了職工豐產不豐收的狀況,同時,紅山農場按照師黨委提出的“大辦工業、辦大工業”的思路,加快團場企業發展步伐,紅山穗神面粉加工廠、紅山田園醬菜有限責任公司等支農、涉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日益發展起來,不僅增強了團場實力,而且還為職工的收入穩中有升奠定了基礎,也給團場增加了收入,“十一五”期間該場職均收入由2006年10517元增至到現在的21140元,這為加快城鎮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該場在大力發展經濟提高職工群眾收入的同時,加大危舊房改造力度和廉租房建設工程,通過項目申請、自籌等方式,開發建設住宅樓,加大了小城鎮建設的力度,大力改善場區面貌和職工居住環境。
2008年以來,該場加大了城鎮化建設力度,如今該場已建成16幢450多戶住房和底商、廉租房1070戶。為滿足廣大職工群眾的文化需求和方便職工群眾的文化生活,該場還修建了集娛樂、文化為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目前還正在修建4萬余平方米的綠化休閑健身廣場。
目前,該場場區高樓林立,街道整齊、綠化優美,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小城鎮格局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