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皮書指出,2011年,中國的城鎮人口比例達到51.27%,從統計學意義上,中國已成為“城市化”國家,2012年成為中國城市化的“元年”。藍皮書預計到202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55%,其間1.5億中國人將完成從農民到市民的空間、身份轉換。
“城市化區域的農民上樓,并不代表著轉身便成為市民。”藍皮書指出,中國城市化在人口、空間涵義之外,還應考慮經濟、社會和文化涵義,從后幾層涵義看中國的城市化,51.27%的城市化率中仍大有水分。根據聯合國(微博)的 統計,2010年中國城市中居住在貧民窟的人口比例仍占到28.2%,比同期的印度還高0.1個百分點。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期,“中國特色的城市化”將 需著力解決從農民到市民的空間、身份、職業、行為和心理轉換。藍皮書指出,中國大型城市正步入“城市病”集中爆發期。國際經驗表明,快速城市化的階段往往 是各種“城市病”頻繁發生的紅燈區:人口快速膨脹,由于人口及城市布局缺乏預見性規劃,城市基礎設施承載力嚴重不足,帶來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秩序紊 亂、運營低效、行政區劃分割等一系列問題。
藍皮書預測,未來一段時期,這些城市病將成為影響城市和諧穩定的關鍵隱患。此外,“新興+轉軌+轉型+快速城市化”使得我國“城市病”問題更具 復雜性、綜合性。中國城市的“急癥、慢癥、并發癥”存在共發的可能。如何避免各方面問題發生“共振”,觸發系統性城市運行風險,是各方面應當高度關注的問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