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個熱詞,它是一種視角,一種態度,也成了一種思維方式。今天,人們喜歡從文化角度思考和談論各種問題,傳統的、現代的,本土的、外來的。當“文化”遇到“春節”時,便會激起更多話題。當代中國人的觀念、時尚無論發生多大變化,春節仍然是所有節日里最隆重、最熱烈的一個。同時,我們也分明看到,“轉型期”的中國,春節的文化形態和文化內涵同樣在發生著“轉型”。
一場電視晚會能否容納和滿足中國人對春節歡樂的需求,這是近年來不斷引發議論的話題。從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通過觀賞一場電視晚會而度過除夕夜,成為當代春節文化中最耀眼的部分。除夕夜對中國人來說具有極其特殊的意義,自從有了電視晚會,似乎春節期間的最大話題就是對一臺晚會的品評。流行詞匯、流行歌曲足以讓公眾消費大半年。失望、不滿之聲時有所見,但很快,人們又會把目光投注到對來年晚會的猜想和議論中,甚至派生出“我要上春晚”這樣的娛樂性欄目。一場晚會能在多大程度上體現春節的中國特色和超強的凝聚力,這是很多人要提出的問題。近日讀到作家郭文斌關于建議春晚提前或推后一天舉行的建議,理由是讓中國人能夠更加充分地、多樣地體驗除夕的快樂。無論建議是否可行,這其實是一種對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在“轉型”中發生變化的思考。
春節的傳統習俗和現代生活的要求之間,似乎需要也正在尋求有效結合。放鞭炮、貼春聯,這是中國人過春節時必須要有的節目,然而城市化的迅猛推進,人口密集度的空前增加,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導致一些農業文明時代留下來的節日習俗正在經受挑戰。曾經有專門的報告文學作品,描述在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里,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安全和意外傷害問題。禁放、限放于是成了當代“春節文化”中的一個必要主題。人們似乎自覺不自覺地在尋找一個“平衡點”,既保持過年的歡慶氣氛,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和文明過年。北京就經歷了從禁放到限放的“磨合”過程。今天,高樓林立的城市已經很難容納一副春聯了,但這一充滿裝飾性、新鮮感和文化味道、寄寓著中國家庭美好愿望的節日習俗,不應該因此而消失。
家是中國人的生活根基,回家是人們過年的最大愿望。人潮如涌的年頭歲尾,多數是回家團聚的“家人”。與此同時,富裕起來且工作繁忙的中國人,也把春節當成了外出旅行的好時機。有人期待回家尋找更濃的“年味兒”,也有去到沒有春節氣息的地方放松。流動的中國由流動的人群為基本特征,回家與出行的“對流”便是“轉型期”春節文化中的有趣景觀。交通條件的改善既帶來行動的便利,也造成更大數量的人潮涌動。
幅員遼闊的神州,傳統深厚的中國,千姿百態的民間文化,十里不相同的生活習俗,讓春節這個中國人共同的節日承載和包含了太多內容。現代化的提速,生活水平的提升,行為觀念的多樣化,交通條件的改變,信息渠道的無限拓展,讓當代中國人過上了更加色彩紛呈的春節。只要人們對春節的快樂追求沒有改變,對生活的信念、現實的執著、未來的期許沒有改變,春節就永遠是全體中國人的輝煌時刻。歡樂祥和是中國春節不變的主旋律,團圓敬孝是中國春節的動人篇章。春節文化的“轉型期”或許還需要很長時間,現代與傳統的嫁接本身就是春節文化當代魅力的生動體現。我們需要在生活的進程中探尋春節文化的“抓手”和“標識”,讓中國的春節成為世界性的重大節日,成為向世界展現中國風情和中國人美好生活的風景畫。
讓人人過個好年,讓世界一起來分享。(閻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