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農業轉型靠誰來“科技創新”
時間:2012-02-03 09:35:22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鄧海建
2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文件強調了農業科技重要性,稱
農業科技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支撐,要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文件確定國家持續加大財政用于“三農”支出。
無
農不穩。人類社會自農耕而來,中國自古就有著“強本節用”的傳統。2月1日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是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從1984年開始,“一號文件”已然成了判斷我國“三年”工作取向的風向標。那么,今年何以尤為重
視“農業科技創新”?
如果說,此前的“一號文件”是立足于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基礎增持,關注農業“外圍式”發展環境的優化,那么,
今年的“一號文件”則更關注農業造血能力的強化、關注作為弱質產業的農業如何在新形勢下負重突圍。2012年強調農業科技創新,離不開三個基本背景:一
者,經過20多年的竭力扶持,中國農業已經開始漸次轉型,如同工業的結構調整一樣,數十年的“養蓄期”為中國農業積累了涅槃的基礎條件,譬如去年“一號文
件”聚焦農田水利建設,提出10年內投資4萬億元,年均4000億元等。
二者,從總量上來看,中國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5.7億多
噸的糧食在全球糧食總產量中占到22%左右,而2010年中國總人口在全球總人口中大概占19%;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我國農產品消費對外依存度確實也
比較重,譬如大豆消費對外依存度達80%,玉米供不應求令未來進口成為常態,棉花和白糖進口量占國內消費量的20%和15%……保障供應和穩定物價的關系
在2011年成為通識:不創新則無效益,無效益則無產量。
三者,有數據顯示,譬如目前整個東北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近20萬平方公里,
占東北土地總面積的15.9%,至少已有4.47萬平方公里的黑土在流失。這些年,華北持續干旱,黃河、淮河、海河三條河流水量減少的情況不斷加劇,只能
靠超采地下水和擠占河流的生態用水來滿足工農業生產和城鄉生活用水的需求——資源環境的變局,對于“靠天吃飯”的農業來說,意味著可以預期的風險。
此外,聯合國糧農組織稱,農業領域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排放量的14%,對全球減排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哥本哈根會議召開之前,我國政府宣布到2020年實現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標。
于此而言,農業減排、低碳農業成為不二之選——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農業科技創新。當然,在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的背景下,要確保2012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長期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是個基本前提。
在創新的共識之后,最大的問題不是怎么創新,而是誰來創新。此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2012年社會白皮書,首次宣告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過鄉
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過50%。其實無須這些數據,經驗邏輯早就將中國農村的“新時期農民”形象烙印在公眾的記憶里:青壯年普通農業工作者已經出現斷層跡
象,“末代農民”、“代際斷層”等事實判斷早就屢見不鮮——當此背景下,能進城的都進了城,“不稼不穡”的“農二代”如何去擔負起農業科技創新的責任?
農業科技創新的路徑有很多,但一切的討論,須在明確“誰來創新”之后。也許,培育“新生代農民”,更是個亟待破解的現實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