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而立”還是“30而離”? 部分“80后”坦言城市就業的喜與憂
新華網廣州1月28日電(記者 烏夢達)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對27歲的鄭凱而言,一場同學聚會讓他拿定了主意。
記者新春期間參加初中同學畢業10年聚會,曾經的“80后”也都馬上“奔三”。10年間,大家按著自己的軌跡前行,同學聚會則成了了解自己過去和別人現在不多的交集。
在北京“漂”著的鄭凱和在內蒙古自治區家鄉結婚的王洪斌討論的不是“30而立”,卻是“30而離”。
王洪斌說,畢業后,他在家鄉的一家保險公司找了個穩定的工作,買了房和車,月收入2000多元;前年結了婚、去年有了孩子。他說,留在家的同學生活都差不多,工作基本都要靠父母親戚幫忙,日子也算不錯。“小城市就像小池塘,時間久了池子里的魚都認識。”
雖然衣食無憂,但王洪斌卻羨慕鄭凱,因為在這種“拉扯孩子過日子”的節奏中,他覺得生活變得“可怕的僵化”,“現在都能看到自己10年以后的樣子。”他說,自己想等孩子大一點,就再去外面闖闖。
王洪斌想離開,鄭凱卻想回來。他對王洪斌說:“我收入比你高1倍,北京的房價卻比你這高10倍。”
讓鄭凱不解的是,自己在初中時算是學習成績好的,現在還一個人在北京“漂”著;當年成績不如自己的同學,卻在家鄉已經房子、車子齊全,“先邁入小康生活了。”
鄭凱說,畢業時也想過回家,但學的專業在家鄉基本沒合適崗位;另外,從小城市考到大城市曾經是很多人的夢想,自己要是沒做出什么就回去,“太沒面子”。
畢業后,他在北京一家專業還算對口的軟件公司做程序員,每月收入4000多元,但房租、飲食支出就占到了其中絕大部分,能存下來的不比王洪斌多,要想靠自己在北京買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鄭凱留在北京的最大理由“只為給自己一個說法,不讓夢想輕易破滅”。然而,隨著歲數增長,快要“30而立”的他想法也在變,親戚朋友羨慕他在北京多好,但他真的累了,想回家了。
鄭凱說:“今年準備試試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如果考上就回家。”